[發明專利]一種認知無線電中靜態頻譜聚合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48019.1 | 申請日: | 2012-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477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2 |
| 發明(設計)人: | 譚學治;殷聰;馬琳;王垚;盛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16/10 | 分類號: | H04W16/1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張果瑞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認知 無線電 靜態 頻譜 聚合 方法 | ||
1.一種認知無線電中靜態頻譜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無線電靜態頻譜中的空閑頻段進行聚合,分配給認知用戶,初始時,將跨度的左邊界置于所述無線電靜態頻譜的左邊界,
所述認知無線電中靜態頻譜聚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N個認知用戶所需求的帶寬由小到大排列,形成N個認知用戶所需求帶寬集合B={B1,B2,B3,…,Bk,…,BN},其中Bk為第k個認知用戶k所需求帶寬,k=1,2,3,…N,N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數;
步驟二、判斷跨度的右邊界落點位置,在所述跨度內共V+1個空閑頻段供認知用戶使用,所述V+1個空閑頻段按從低頻到高頻的順序排列,形成空閑頻段集合其中[fLi,fUi]代表第i個空閑頻段,fLi為第i個空閑頻段的低頻邊界,fUi為第i個空閑頻段的高頻邊界,V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數,
跨度的右邊界如果落于則執行步驟三;跨度的右邊界如果落于的右側,則執行步驟五;
步驟三、去掉該跨度最后一個空閑頻段然后執行步驟四,
步驟四、將該跨度剩余的V個空閑頻段按順序依次計算前n+1個空閑頻段帶寬聚合的總和從而得到空閑頻段帶寬聚合集合M={M1,M2,M3,…,Mn,…MV-1},n=1,2,3,…V-1,
其中mi表示該跨度內第i個空閑頻段[fLi,fUi]的帶寬,i=1,2,3,…V,
然后執行步驟六;
步驟五、將該跨度的V+1個空閑頻段按順序依次計算前n+1個空閑頻段帶寬聚合的總和從而得到空閑頻段帶寬聚合集合M={M1,M2,M3,…,Mn,…MV},n=1,2,3,…V,
其中mi表示該跨度內第i個空閑頻段[fLi,fUi]的帶寬,i=1,2,3,…V+1,
然后執行步驟六;
步驟六、將空閑頻段帶寬聚合集合M中的數據按從左到右順序分別與N個認知用戶所需求帶寬集合B中的每個Bk循環進行比較;
當完全比較結束后,在Mn≥Bk時,若有Mn=Bk存在,執行步驟七;在Mn≥Bk時,若Mn=Bk不存在,執行步驟九;只存在Mn<Bk時,執行步驟八;
步驟七、在該跨度內,將第一個符合條件Mn=Bk的聚合頻段Mn分配給第k個認知用戶,在N個認知用戶所需求帶寬集合B、空閑頻段帶寬聚合集合M和空閑頻段集合F內,把使用過的Bk,Mn,[fLi,fUi]去除,然后執行步驟十;
步驟八、將跨度向右移,使跨度左邊界與下一個空閑頻道的左邊界對齊;然后返回執行步驟二;
步驟九、在該跨度內,將空閑頻段帶寬聚合集合M中第一個大于B1的聚合頻段Mn分配給第k個認知用戶,其中k=arg?min{Mn-Bk},k=1,2,…N,在N個認知用戶所需求帶寬集合B、空閑頻段帶寬聚合集合M和空閑頻段集合F內,把使用過的Bk,Mn,[fLi,fUi]去除,然后執行步驟十;
步驟十、將跨度向右移,使跨度左邊界與第n+2個空閑頻道的左邊界對齊;然后執行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判斷是否同時滿足兩件條件:
N個認知用戶所需求帶寬集合B中存在未分配的Bk,
移動后的跨度內的空閑頻段帶寬聚合集合M中存在Mn,
判斷為是,執行步驟二;判斷為否,則結束,完成認知無線電中靜態頻譜聚合過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認知無線電中靜態頻譜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801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