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藥物給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47986.6 | 申請日: | 2012-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885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顧建文;張俊海;楊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總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5/19 | 分類號: | A61M5/1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83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藥物 藥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用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合藥物給藥方法。
背景技術
早期創傷急救是戰時或緊急事件(災害、突發事件等)情況下提高生存率的關鍵環節。急性創傷后第一時間開展“延時、保命”的相關藥物急救,成為越來越關注的重要研究熱點。目前,國際上危重創傷的自我便捷的復合急救藥物沒有系列配套的研究,以往的治療是在可靠的醫療體系中,經過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安全有效的使用各種液體藥劑,并將副作用降到最低程度。但在緊急情況下,傷員自救及互救時,如何便捷、安全有效的使用急救藥物,最大限度的控制傷員傷情,保存傷員生命仍是一大難題。
在美軍裝備中,西雷特嗎啡注射器即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初步嘗試,通過自助注射單一藥物——嗎啡,達到鎮靜、鎮痛效果。但該裝置無法滿足需多種藥物應用時的情況,也沒有復合藥物獨立給藥的方法報道,而這是未來急救措施發展極有可能面臨的重要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沒有復合藥物自助給藥方法,無法滿足傷員自救及互救時需用多種藥物的缺陷,為人們提供一種定量準確,簡單方便的復合藥物給藥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提供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的復合藥物給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將不同品種的液體藥物分別包裝于膠囊內,按照注射先后順序將膠囊裝入一個針筒內,得到預充式復合藥物針筒;針筒開口一端安裝有推塞,推塞為柱體或T形柱體,針筒內壁與推塞滑動配合;針筒底部安裝有針頭,針頭為兩端尖鋒狀的中空柱體,中空部分為針道;針頭一端插入針筒內,作為內針頭,另一端作為注射針頭;內針頭的針道為直通形或十字形或T字形,注射針頭的針道為直通形;推塞、預充式復合藥物針筒和針頭共同組成了預充式復合藥物注射器;給藥時,向針筒底部推動推塞擠壓膠囊,使內針頭依次穿破各膠囊,膠囊內液體藥物通過內針頭和注射針頭進入皮下或肌肉,從而完成復合藥物的給藥過程。
本發明的復合藥物給藥方法采用發明人設計的預充式復合藥物注射器,手動注射,一次擠壓即可完成多種藥物獨立注射給藥過程,定量準確,器具攜帶方便,操作簡單,有效解決了多種急救藥物的復合問題,不需經過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特別適用于傷員自救及互救的場合,為戰時或緊急事件時的自助急救提供了新方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預充式復合藥物注射器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預充式復合藥物針筒及針頭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內針頭的直通形針道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內針頭的十字形針道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內針頭的T字形針道示意圖。
附圖中,各數字的含義為:1:針筒;2:推塞;3:膠囊;4:針頭;5:針道;6:內針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詳述本發明,但本發明不僅限于所述實施例。
實施例一
本例的復合藥物給藥方法,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是將不同品種的液體藥物分別包裝于膠囊3內,按照注射先后順序將膠囊3裝入一個針筒1內,得到預充式復合藥物針筒;針筒1開口一端安裝有推塞2,推塞2為柱體或T形柱體,針筒1內壁與推塞2滑動配合;針筒1底部安裝有針頭4,針頭4為兩端尖鋒狀的中空柱體,中空部分為針道5;針頭4一端插入針筒內1,作為內針頭6,另一端作為注射針頭;內針頭6的針道為直通形,注射針頭的針道為直通形;推塞2、預充式復合藥物針筒和針頭4共同組成了預充式復合藥物注射器;給藥時,向針筒1底部推動推塞2擠壓膠囊3,使內針頭6依次穿破各膠囊3,膠囊3內液體藥物通過內針頭6和注射針頭進入皮下或肌肉,從而完成復合藥物的給藥過程。
實施例二
本例的復合藥物給藥方法,如圖1、圖2和圖4所示,除內針頭6的針道為十字形外,其余同實施例一。
實施例三
本例的復合藥物給藥方法,如圖1、圖2和圖5所示,除內針頭6的針道為T字形外,其余同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總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總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79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