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藍相液晶面板和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47764.4 | 申請日: | 2012-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622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2 |
| 發明(設計)人: | 謝暢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43 | 分類號: | G02F1/1343;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晶面板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晶面板、顯示裝置的設計及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透反式藍相液晶面板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根據采用光源類型的不同,液晶顯示裝置可以分為透射式、反射式和透反式三種。其中,透反式液晶顯示裝置兼具透射式和反射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優點,因此廣泛應用于電子產品的顯示設備。
為了提升液晶顯示器的顯示質量,實現更高的對比度,更快的響應時間以及更寬的觀看視角,具有快速應答特性的藍相液晶材料逐漸受到重視。藍相是一種介于各向同性相與膽甾相之間的一種液晶相,其存在的溫度范圍非常狹窄,大約只有1℃的溫度區間。但是,近年來發現經過高分子穩定化以后的藍相液晶存在溫度范圍會大大拓寬,基本可以滿足作為液晶顯示材料的使用溫度范圍。
藍相液晶顯示器作為最具有潛能的下一代顯示器,具有以下特征:(1)藍相液晶顯示器具有視野角大,暗態好的特點。(2)藍相液晶顯示器的理論響應時間極短,可達到毫秒級以下。(3)藍相液晶顯示器不需要其他的各種液晶顯示器所必須的取向層,從而降低了制造成本,簡化了制造工藝。
但是,現有透反式藍相液晶顯示器一般采用雙盒厚的結構,以保證透射區和反射區的光程差一致,并且存在兩個很大的技術難題,驅動電壓高和光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藍相液晶面板和顯示裝置,用以降低透反式藍相液晶面板的驅動電壓并提高光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藍相液晶面板,包括:對盒成型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夾置于兩基板間的藍相液晶層,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外側的第一偏振片,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外側的第二偏振片;所述藍相液晶面板,還包括:位于所述藍相液晶層與所述第一偏振片之間的第一棱鏡層,位于所述藍相液晶層與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間的第二棱鏡層;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內側的公共電極,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內側的柵線、與所述柵線垂直的第一數據線和第二數據線、以及由所述柵線、所述第一數據線、所述第二數據線所限定的像素單元;所述像素單元分為透射區和反射區,在所述透射區設置有第一像素電極,在所述反射區設置有第二像素電極和反射層;以使得在通電情況下,由第一數據線、第二數據線分別向第一像素電極、第二像素電極施加不同電壓,所述透射區和反射區的光線通過所述藍相液晶層所產生的光程差相同。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上述藍相液晶面板。
本發明提供的透反式藍相液晶面板和顯示裝置,首先通過設置在第一基板內側的第一像素電極、第二像素電極和設置在第二基板內側的公共電極,在通電的情況下就能夠產生垂直電場,這樣可以降低藍相液晶顯示器的驅動電壓;其次,為實現藍相液晶面板在垂直電場下的顯示,本發明根據藍相液晶面板的類型的不同,增設第一棱鏡層和第二棱鏡層,使得原本垂直基板入射的光線發生偏折,這樣斜向的光線在經過垂直電場驅動下的藍相液晶層時,就會相應產生光程差,從而實現通過垂直電場強度的變化控制光線的透過率;再者,由于同一像素單元中透射區的第一像素電極和反射區的第二像素電極的電壓的大小可以分別得到控制,從而能夠使得所述透射區和反射區的光線通過所述藍相液晶層所產生的光程差相同,從而半透半反的顯示。由于是垂直電場驅動,故而降低驅動電壓并提高光效率;另外,由于本發明中采用的是單盒厚的結構,故可簡化制作工藝的難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透射式藍相液晶面板在不加電壓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透射式藍相液晶面板在施加電壓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透射式藍相液晶面板中像素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001-第一基板,002-第二基板,003-藍相液晶層,004-第一偏振片,005-第二偏振片,006-第一像素電極,007-第二像素電極,008-公共電極,009-反射層;
101-第一棱鏡層,102-第二棱鏡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77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