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平板顯示系統及其操作方法無效
申請號: | 201210147679.8 | 申請日: | 2012-05-11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6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發明(設計)人: | 趙茂贊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平板 顯示 系統 及其 操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平板顯示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蓬勃發展,更多的平板裝置越來越深入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并且逐漸有取代傳統計算機部分功能的趨勢。此外,部分使用者更同時擁有著多臺平板裝置。然而,相較于傳統筆記本型計算機,平板裝置并不提供額外的輸入裝置,例如實體鍵盤。如此一來,降低平板裝置的輸入便利性與輸入速度,使得平板裝置無法全面取代筆記本型計算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平板顯示系統及其操作方法,可提高使用者操作便利性。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種平板顯示系統,包括一第一平板裝置以及一第二平板裝置。第二平板裝置通過無線通訊連結第一平板裝置。其中,當第一平板裝置接近第二平板裝置于一預設距離內,第一平板裝置轉換為第二平板裝置的一輸入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種平板顯示系統的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通過無線通訊連結一第一平板裝置與一第二平板裝置。當第一平板裝置接近第二平板裝置于一預設距離內,第一平板裝置轉換為第二平板裝置的一輸入裝置。
為了對本發明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舉一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繪示依照一實施例的平板顯示系統的示意圖。
圖2A繪示依照一實施例的平板顯示系統操作方法的部分流程圖。
圖2B繪示依照一實施例的平板顯示系統操作方法的其它部分流程圖。
[主要元件標號說明]
100:平板顯示系統
110:第一平板裝置
120:第二平板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所提出的平板顯示系統及其操作方法,通過將一平板裝置轉換為另一平板裝置的輸入裝置,提供類似于傳統的輸入方式,以提高使用者操作便利性。
請參照圖1,其繪示依照一實施例的平板顯示系統的示意圖。平板顯示系統100包括一第一平板裝置110以及一第二平板裝置120。第一平板裝置110與第二平板裝置120之間是通過無線通訊進行連結,此無線通訊例如為藍牙、WiFi、wireless?USB或近場通訊(NFC)等。當第一平板裝置110接近第二平板裝置120于一預設距離內,第一平板裝置110自動轉換為第二平板裝置120的一輸入裝置。其中,預設距離例如為20公分,但并不限制;輸入裝置例如為一虛擬鍵盤、一觸控板或一手寫板,亦不限制。
于一具體實施例中,平板裝置例如為桌上型計算機的屏幕、筆記本型計算機、電視、手機、平板計算機、一體成形的計算機(All-in-on?PC)。上述的平板裝置可區分種類為可攜式(portable)平板裝置以及非可攜式(portable)平板裝置。所謂可攜式平板裝置是指使用者可方便隨身帶著而使用的平板裝置,例如筆記本型計算機、手機、平板計算機等;相反地,非可攜式(portable)平板裝置是指使用者無法隨著攜帶而使用的平板裝置,例如桌上型計算機的屏幕、電視等。
于實作上,第一平板裝置110以及第二平板裝置120均先安裝一應用程序以檢測平板裝置的種類而進行各種設定。平板裝置的種類,例如當第一平板裝置110為一可攜式(portable)平板裝置,為筆記本型計算機(laptop?PC)、平板計算機(tablet?PC)或手機(mobile?phone)等,則應用程序會在第一平板裝置110內設定一可攜式裝置參數以供識別;當第二平板裝置120為一非可攜式(non-portable)平板裝置,例如為平板電視或桌上型計算機的顯示器等,則應用程序會在第二平板裝置120內設定一非可攜式裝置參數以供識別。
由于種類的不同,第一平板裝置110以及第二平板裝置120的組合將有三種態樣。第一態樣是第一平板裝置110以及第二平板裝置120其中之一為可攜式平板裝置。第二態樣是第一平板裝置110以及第二平板裝置120皆為可攜式平板裝置,此態樣亦是本發明所強調之處。第三態樣是第一平板裝置110以及第二平板裝置120皆為非可攜式平板裝置。由于本發明是著重于轉換成輸入裝置,而可攜式平板裝置較適宜作為輸入裝置,而非可攜式平板裝置(如桌上型計算機的屏幕)并不適宜作為輸入裝置,因此當應用程序檢測兩平板裝置皆為非可攜式平板裝置時,則不進行任何動作,換句話說,不會進入圖2A的流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767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