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伏浮力雙翼機、光伏浮力飛碟、光伏浮力無人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46163.1 | 申請日: | 2012-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37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美麗 |
| 主分類號: | B64B1/06 | 分類號: | B64B1/06;B64B1/24;B64C3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1600 湖南省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浮力 雙翼 飛碟 無人機 | ||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航空新能源飛行器系列,尤其是無燃料、垂直起降飛行器系列。?
背景技術??目前國內外的飛行器雖有長足發展,性能越來越先進,但在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是顯而易見的。隨著社會進步和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對航空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飛行器沒有尾氣、沒有噪音。為實現碳排放為零的綠色飛行目標,世界許多國家都在研發太陽能飛機,著名的有美國的“太陽神號”、瑞士的“太陽驅動號”。盡管這些飛機在高度、航時和航程上已取得重大突破,但離實用化仍有很大差距,其根本問題在于翼展過寬、機身過窄、抗風險能力差;由于攝取陽光的表面積不足和攜帶的動力電池數量少,電源系統無法提供更多能量,限制了巡航速度和有效載荷,造成太陽能飛機“無商業化前景”。?
發明內容??為解決太陽能飛機起降、功率、載荷、速度和安全性方面存在的技術難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多機融合的技術方案:將太陽能飛機、氦氣飛艇、直升機、螺旋槳飛機的特長融于一體,設計成光伏浮力飛行器系列,使其具有太陽能飛機的發電、儲電、電驅功能;具有氦氣飛艇的浮力、承載力;具有直升機的靈活性、適應性;具有螺旋槳飛機的速度、舒適性。在此基礎上,針對陽光照射能量分布密度小、陰晴晝夜差異大的特點,大幅增加光伏發電面積和動力電池數量,同時對飛機結構進行精簡整合,降低自重,最大限度地提高承載能力和安全系數。?
本發明由翼身系統、電源系統、驅動系統、控制系統和乘客艙構成:?
翼身系統包括云朵形、碟形融合式翼身、雙翼機連橋、碟翼空洞、圓柱形氦氣氣胎、微型氣門芯、氦氣、導流式雙氣囊底座、氣動導流槽、骨架、蒙皮及固定裝置。飛行器氣動外形結構由剛性骨架保持,?底部和四周邊緣用輕金屬材料蒙皮。體內由直徑1.5米或1.8米,高度不等的圓柱形氦氣氣胎按蜂窩狀填充,微型氣門芯朝上。背部在安裝抗鼓脹的隔熱布后,用高強度復合材料蒙皮,粘貼轉換率20%以上的薄膜電池。導流式雙氣囊底座用剛性U形骨架與翼身骨架連接,囊內用直徑1.5米,高度不等的圓柱形氦氣氣胎按縱列填充,微型氣門芯朝下。底座離地0.3米以上用輕金屬材料蒙皮,0.3米以下及著地部位用高韌性防水纖維材料蒙皮。氣胎充氣調壓可通過機背和著地部位每個預留的氣門芯凹孔,用高壓氦氣裝置充至標準氣壓。整個飛行器外表除薄膜電池、有機玻璃、雙翼機連橋外均涂白色,雙翼機連橋涂天藍色。?
電源系統包括薄膜電池、飛輪電池組、高能鎳碳超級電容器組、電源管理系統、逆變器、電源艙、切換式外接電源插座及電纜連接線。薄膜電池將陽光轉化為電能儲存到高能鎳碳超級電容器組,當驅動系統需要動力時,電源管理系統通過逆變器向其輸電。航行中的動力供電以飛輪電池組為主,高能鎳碳超級電容器組在向飛輪電池組補充電源的同時,還承擔其他器件、儀表、燈具的供電。雙翼機4個、飛碟2個電源艙分別設在底座外側或內側中后段,以平衡載荷,距地0.9米,艙底為氦氣氣胎緩沖墊,艙體用非金屬材料與骨架連接,飛輪電池組、高能鎳碳超級電容器組按各半比例安裝。?
飛行器垂直起飛要比滑跑起飛消耗更多能量,為此可在起飛處設置電纜轉盤,通過電纜和設在機腹2個電源艙正中間的切換式外接電源插座向驅動系統輸電,當垂直升空達到預定高度轉入前飛狀態后,氦氣球式電纜插頭自行脫離降落,電源管理系統隨即切換供電。?
驅動系統包括傾轉式電動螺旋槳、變頻調速控制器、電動傾轉齒輪、電動傾轉控制器及固定支架。雙翼前端或碟翼邊緣對稱安裝4臺傾轉式電動螺旋槳。螺旋槳朝上的止點為90度,傾轉朝前的止點為0度。每臺電動機用2個輕合金固定支架安裝在翼身骨架上。雙翼機支架前伸2米,高出翼面0.6米;飛碟支架前伸2米,高出翼面1.6米。碟翼空洞下圓上橢、洞口凹陷,以利于螺旋槳傾轉。電動機外殼用輕?合金鑄造,其與螺旋槳重力均衡段的左短軸與左固定支架軸承孔對接,右側為環式大齒輪,末端短軸與右固定支架里的軸承孔對接,同時大齒輪與右固定支架里的電動傾轉小齒輪嚙合。電動傾轉控制器可控制每臺螺旋槳的朝向和傾轉角度,變頻調速控制器可控制每臺螺旋槳正旋、反旋和旋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美麗,未經劉美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61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緩釋面料生產方法
- 下一篇:繞線機的線杯分度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