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銑刀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44778.0 | 申請日: | 2012-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814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仕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仕清 |
| 主分類號: | B23C5/02 | 分類號: | B23C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1219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銑刀 | ||
1.一種復合銑刀,包括刀具柄或定位孔和刀具頭,該刀具柄或定位孔和刀具頭聯接或形成為一體,刀具頭一體地設置有多個切削刀條或切削刀體,在每個切削刀條或切削刀體的切削面上,朝向切削方向的切削面的后面側或背面側為后切削面或側切削面,切削面與后切削面或側切削面相交,形成有至少一個切削刃,或至少一個側切削刃,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銑刀涉及各種凹、凸半圓銑刀,或各種鍵槽銑刀,或各種T型槽銑刀,或各種直柄反燕尾槽銑刀和各種直柄燕尾槽銑刀,或各種套式銑刀,或各種半圓鍵槽銑刀,或各種鋸片銑刀,或各種單角或雙角銑刀,或各種對稱或不對稱雙角銑刀,或各種可轉位螺旋銑刀,或各種三面刃銑刀,以及其他的各種尖齒槽銑刀,或各種盤形銑刀,或各種圓角銑刀的,各種銑刀的切削刀條或切削刀體的,在復合銑刀上,一體地,或聯接并形成為一體地進行以下技術方案的設置,在朝向切削方向上的切削面或弧形切削面上,經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階梯狀凸起的設置有至少一級內側的復合切削面或復合弧形切削面,或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立起的延伸,形成有與內側的復合切削面或復合弧形切削面相交的復合分解臺,階梯狀排列的切削面或弧形切削面為高效分切臺,階梯狀排列的切削刃或弧形切削刃為高效分切刃,最外側的高效分切臺為抗裂分切臺,最外側的高效分切刃為抗裂分切刃,沿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的弧面或斜面延伸,與后切削面,或弧形后切削面,或側切削面,或弧形側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側凹刃或側斜刃,和階梯狀的切削刃,或階梯狀的弧形切削刃,或抗裂分切臺或高效分切臺與內側相鄰的高效分切臺的高度的關系定義為,抗裂分切臺或高效分切臺與相鄰的內側的高效分切臺的高度為進刀量乘以乘積數,當被加工件硬度或粘度較高而刀具較大時,切削進刀量較小,進刀量所乘的乘積數較大,當被加工件硬度或粘度較高而刀具較小時,切削進刀量較小,進刀量所乘的乘積數較大,當被加工件硬度或粘度較低而刀具較大時,切削進刀量較大,進刀量所乘的乘積數較小,當被加工件硬度或粘度較低而刀具較小時,切削進刀量較大,進刀量所乘的乘積數較小,或抗裂分切臺與相鄰的內側的高效分切臺的高度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或小于該種刀具切削后所排出的屑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小于切削進給量的9倍的乘積數的高度,或抗裂分切臺的寬度為大于或等于0.6毫米,或小于或等于該刀具切削刃長度的三分之一,或切削面的內側或后部,凸起的設置復合切削面,同后切削面相交形成的切削刃與副切削刃相交的拐角處,局部設置為抗裂切削臺,與后切削面相交的切削刃或局部的副切削刃為抗裂切削刃,或抗裂分切臺或高效分切臺經弧形凸起或斜形凸起與復合定位分解臺相交,形成有大于或等于90°的夾角,以上結構的任一項切削方式,或以上切削方式的任意組合所形成的組合刃在銑刀上設置所形成的復合銑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仕清,未經李仕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477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