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負壓封閉引流裝置及操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43115.7 | 申請日: | 2012-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49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孝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孝建 |
| 主分類號: | A61M27/00 | 分類號: | A61M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 11354 | 代理人: | 蘇瑞 |
| 地址: | 51022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封閉 引流 裝置 操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負壓封閉引流裝置及操作方法,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護理的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對肌膚滲出液實施護理的醫療器械及操作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負壓封閉引流裝置及操作方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無論是在教學或科研工作中、還是在醫療實際應用工作中,對于肌膚滲出液實施護理的醫療器械及操作方法,均為泡沫體的大小固定且與負壓管及沖洗管插裝、甚至負壓管與沖洗管也采取插裝的結構,存在著結構欠缺科學合理、制作繁瑣而費材費工費力、使用方法千篇一律、使用的靈活性極差等不足、缺陷與弊端。這無論對于教學或科研來說、還是對于醫療實際應用來說,都是一個無法彌補與克服的缺陷。基于發明人的專業知識與工作經驗及對事業的不懈追求,在認真而充分的調查、了解、分析、總結、研究已有公知技術及現狀基礎上,采取“多形狀的泡沫體與負壓管夾裝”關鍵技術,研制成功了本發明“負壓封閉引流裝置”新產品及其操作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采取“多形狀的泡沫體與負壓管夾裝”關鍵技術,其泡沫體下面放置沖洗管頂端段,泡沫體上的夾縫與負壓管頂端段夾卡連接,夾卡有負壓管的泡沫體上面與薄膜粘接,負壓管外端與負壓泵、沖洗管外端與注射器均固定,粘接有薄膜的泡沫體下面及連同其下面的沖洗管均放置在滲液體上且泡沫體周邊的薄膜與滲液體粘接;方法為:制作泡沫體、設置夾縫、夾卡負壓管、放置沖洗管及夾卡有負壓管的泡沫體、制作滲液體密閉空間、固定負壓泵及注射器、負壓封閉引流操作、沖洗操作、負壓封閉引流操作結束。
通過本發明達到的目的是:①、以“多形狀的泡沫體與負壓管夾裝”關鍵技術,提供“負壓封閉引流裝置”新產品,同時還提供“負壓封閉引流裝置的操作方法”。②、使本發明的構思科學合理、結構簡單巧妙、省材省工省力、降低制作成本、使用靈活便捷、方法簡便易行、效果穩定可靠,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缺陷與弊端。③、防止外界感染,加快愈合速度,保證良好的愈合狀況。④、為教學、科研、醫療實際應用提供良好的專用裝置及靈活便捷的操作方法。⑤、使本發明還可應用于醫療之外的其他技術領域。⑥、使本發明易于制作且方便使用而利于廣泛推廣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負壓封閉引流裝置,由泡沫體、泡沫體上的夾縫、負壓管、沖洗管、薄膜構成;
所述負壓封閉引流裝置,其泡沫體的下面放置有沖洗管的頂端段,其泡沫體上的夾縫與負壓管的頂端段以夾卡的方式相連接,其所述夾卡有負壓管的泡沫體上面與薄膜以粘接的方式相連接,其所述負壓管的外端與負壓泵、沖洗管的外端與注射器均固定連接。
所述的負壓封閉引流裝置,所述泡沫體為柔軟的泡沫體狀結構,所述泡沫體上設置有夾縫,所述夾縫為縫隙的形狀,所述負壓管為頂端封閉且頂端段的下面及下側面均設置有通氣孔的管狀結構,所述沖洗管為頂端段的下面及下側面均設置有通氣孔的管狀結構,所述薄膜為設置有粘接膠的片狀結構。
所述的負壓封閉引流裝置,所述泡沫體為選擇方形板狀結構、矩形板狀結構、圓形板狀結構、橢圓形板狀結構、三角形板狀結構、多邊形板狀結構中的一種。
所述的負壓封閉引流裝置,所述薄膜與泡沫體的形狀相對應且大于所述泡沫體。
所述的負壓封閉引流裝置,所述粘接有薄膜的泡沫體下面及連同其下面的沖洗管均放置在滲液體上且所述泡沫體周邊的薄膜與所述滲液體以粘接的方式相連接。
所述的負壓封閉引流裝置,所述滲液體為選擇人體肌膚教具、人體肌膚、動物肌膚、植物莖體、植物根體中的一種。
一種負壓封閉引流裝置的操作方法,是對以上所述負壓封閉引流裝置的操作:
①、制作泡沫體:根據滲液體的面積及形狀,從大塊泡沫體上裁制出與滲液體面積及形狀相對應的一塊而制作成泡沫體;
②、設置夾縫:用刀對泡沫體劃割其厚度二分之一深度的縫隙而構成夾縫;
③、夾卡負壓管:將通氣孔一面向下的負壓管頂端段夾卡在泡沫體上的夾縫中;
④、放置沖洗管及夾卡有負壓管的泡沫體:將沖洗管及夾卡有負壓管的泡沫體依次放置在滲液體的上面、且使負壓管與沖洗管處于相互對應的位置;
⑤、制作滲液體密閉空間:通過薄膜對滲液體外圍及夾卡有負壓管的泡沫體的粘接、制作成滲液體密閉空間;
⑥、固定負壓泵及注射器:對負壓管的外端與負壓泵、沖洗管的外端與注射器均固定連接;
⑦、負壓封閉引流操作:開啟負壓泵,通過負壓管,便開始了對滲液體上的滲液實施負壓封閉引流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孝建,未經李孝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311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氣管插管尾端托架
- 下一篇:一種含益生菌生物炭基復混肥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