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對松散固體顆粒物進行調溫的換熱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41774.7 | 申請日: | 2012-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451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2 |
| 發明(設計)人: | 姚立猛;陳姚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姚氏鑄造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C3/14 | 分類號: | F28C3/14;F28F7/00;F28F9/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堅剛 |
| 地址: | 213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松散 固體 顆粒 進行 調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松散固體顆粒物進行調溫的換熱裝置。
背景技術
所述調溫可以是對松散固體顆粒物進行加熱或進行冷卻。本發明所述的松散固體顆粒物是指可自由流動的固體顆粒物,例如塑料顆粒、小麥等糧食顆粒以及鑄造行業中的舊砂砂粒等等。
中國專利文獻CN100378426C(專利申請號為200510056982.7)公開了一種“用于對松散物料進行調溫的裝置”,其中記載了:“所述熱交換段2具有一殼體5,在所述殼體的內腔6中設有分別以一定距離隔開的相互平行的熱交換器管7。即所述內腔6是一個熱交換腔。一個用于熱載體流體的輸送接管8與排出段3相鄰地通入所述熱交換段2的所述殼體5的內腔。一個導出接管9與所述緩沖段1相鄰地從所述殼體5的內腔6中通出。在內腔6中分別橫向于熱交換器管7的縱向相互隔開一定距離這樣地安裝有轉向板10,以使通過輸送接管8輸入的載熱體流體沿流動方向箭頭11曲折地總是橫向于所述管的縱向逐步地穿過內腔6向上流到導出接管9。即所述的熱交換段2設計成用于載熱體流體的交叉逆流。”由此看出:(1)該裝置所需的熱交換器管7較多,要使載熱體流體沿流動方向箭頭11曲折地總是橫向于所述管的縱向逐步地穿過內腔6就必須要求熱交換器管7與相應的轉向板10密閉連接,結構較復雜。(2)該裝置是通過載熱體流體與熱交換器管7的管壁進行熱交換后,再通過熱交換器管7的管壁與熱交換器管7內的空氣進行熱交換,最后通過熱交換器管7內的空氣與松散物料進行熱交換,最終實現對松散物料的調溫,該種形式的熱交換效率較低,從而導致其設備的利用效率較低。
砂型鑄造是當前金屬產品制造業常用的零件生產方式。砂型鑄造是用型砂造型,然后進行澆鑄的工藝。經過澆鑄,大部分型砂溫度會很高,這些用過的型砂在鑄造業被稱為舊砂。在鑄造中繼續使用舊砂會影響鑄件的質量,使鑄件產生夾砂、表面粘砂、沖砂、氣孔等缺陷。另外,舊砂砂粒會粘附在模具上,影響鑄件的幾何尺寸。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一般是通過砂處理系統(包括樹脂砂砂處理系統和潮模砂砂處理系統等)對舊砂進行再生等處理后進行再利用,其中舊砂的溫度會直接影響到舊砂的性能。首先,經過鑄造的舊砂溫度會比較高;其次,環境溫度也會對舊砂的砂溫產生一定的影響,必需要對舊砂進行降溫處理。常用的砂冷卻方法是流轉過程中冷卻,其冷卻時間短,能量轉換利用率低而且降溫效果較差。舊砂中的潮模砂的溫度如果偏高的話,其水分易蒸發,造型完整性差,導致廢型。如果潮模砂的水的含量較高,則需增加膨潤土的用量來提高其強度,而膨潤土的用量的增加又會導致其透氣性降低,鑄件易產生氣孔,成品率降低。潮模砂砂處理系統中的對潮模砂的的降溫較好的是雙盤冷卻,但是其能耗太高。
舊砂中的樹脂砂,如果舊砂的砂溫在35℃時,只需加入1.5%左右的樹脂;如果從冷卻床出來時的砂溫在50℃時,仍然加入則1.5%左右的樹脂,則會導致反應速度加快,泥芯發脆,壞芯率增加,如果加大樹脂的用量,加到2%至2.5%左右,則不僅浪費樹脂的用量,而且樹脂產生的氣的增加會嚴重影響鑄件成品率。當環境溫度在25℃以上時,舊砂處理時的溫度通常在90℃至150℃時,原有樹脂砂砂處理系統中采用冷卻床的方式對舊砂進行降溫,舊砂一般在冷卻床中的停留時間為5至10分鐘,大約能降溫5℃至10℃左右,舊砂降溫效果較差,加上舊砂在周轉過程中的自然降溫,舊砂最終從冷卻床出來后進入砂庫時的溫度通常還在45℃至55℃左右,而且無法再進行調節。目前,在環境溫度高于25℃時,還沒有較好的方法能有效地使舊砂從樹脂砂砂處理系統的砂庫出來時的溫度低于35℃。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應用范圍廣的對松散固體顆粒物調溫時效率較高的換熱裝置。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對松散固體顆粒物進行調溫的換熱裝置,其結構特點是:包括調溫倉、進料口、出料口、閥門、進氣裝置和出氣口。調溫倉中基本無阻擋物。進料口從左上方密閉固定連接在調溫倉的左側上,且與調溫倉的內部相連通。出氣口從右上方密閉固定連接在調溫倉的右側上,且與調溫倉的內部相連通。出料口從下方密閉連接固定在調溫倉的下部中間上,且與調溫倉的內部相連通。閥門設置出料口上,通過打開閥門可以將調溫倉中的物料的放出。進氣裝置穿過調溫倉的下部,且固定在調溫倉的下部外周上,并且進氣裝置的出氣部位位于調溫倉的內腔中。
以上述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進氣裝置包括套管和進氣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姚氏鑄造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姚氏鑄造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177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樓火災避難房應急通風裝置
- 下一篇:設有內袋的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