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氣罐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41259.9 | 申請日: | 2012-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70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海生;潘繼國;劉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瑞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5/00 | 分類號: | G01N35/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謝德珍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高新開發***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氣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WS?系列自動元素分析儀,具體為混氣罐。
背景技術
在固態物質的元素(C、H、N等)分析儀器中需要先在一個密封的高溫環境中燃燒,并把燃燒后的混合氣體收集到一個容器中混合均勻,然后再從容器中取出部分氣體分別送入各傳感器進行相關元素分析。因此其中的容器能否很好密封并完全收集和混合均勻氣體就是結果準確與否的關鍵。目前已有產品中,因為氣體中含有水分,所以部件材料大都使用的是非金屬材料的活塞式圓柱形氣缸,又加上需要在0.2Mpa壓力下密封,所以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尤其內表面光潔度和圓度,因此部件加工困難、合格率很低,日常拆卸、維護也很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混氣罐,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混氣罐,包括上半球體、內膽和下半球體,所述上半球體和下半球體緊密閉合成一個完整的球形,所述內膽的邊緣固定在上半球體和下半球體的交合處,所述內膽的橡膠隔膜與下半球體或上半球體的內壁緊密貼合,所述上半球體上部和下半球體的下部均開有進氣嘴,所述上半球體和下半球體結合后的形狀為球形。
有益效果
本發明完全實現測試時收集并混合氣體的各項要求,結構相對簡單,容易加工,易于維護。本發明裝置外形采用球形,用橡膠隔膜代替常規的活塞,工作過程中無摩擦;而密封方式為周邊的靜態壓緊密封,拆裝容易;只要橡膠隔膜的形狀和球貼合一致即可,對其表面的光潔度要求不高;因此使用壽命長,加工要求低,裝配維護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剖面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參見圖1,混氣罐的剖面結構圖,混氣罐,包括上半球體1、內膽2和下半球體3,所述上半球體1和下半球體3緊密閉合成一個完整的球形,所述內膽2的邊緣固定在上半球體1和下半球體3的交合處,所述內膽2的橡膠隔膜與下半球體3或上半球體1的內壁緊密貼合,所述上半球體1上部和下半球體3的下部均開有進氣嘴,所述上半球體1和下半球體3結合后的形狀為球形。
測試時,卸掉上半球體1上部的驅動氣壓,將具有上半球體1上部的驅動氣壓相同壓力的混合氣體從下半球體3的氣嘴輸入下半球體3,混合氣體將內膽2的橡膠隔膜向上推動,直至燃燒完成全部氣體進入球內,然后從上半球體1上部的氣嘴中加入驅動氣體,使下半球體3和內膽2之間的混合氣體從下半球體3的氣嘴排出,并送到各分析單元,直至最終內膽2的橡膠隔膜完全與下半球體3的內壁貼緊,如此重復。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瑞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長沙瑞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125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