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胃腸粘膜損傷修復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41182.5 | 申請日: | 2012-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315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宗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宗奎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 | 分類號: | A61K36/898;A61K9/48;A61P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江蘇省豐縣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胃腸 粘膜 損傷 修復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組合物具有修復胃腸粘膜損傷的功效。能有效治療因胃腸粘膜損傷所引起的各類消化道疾病。
背景技術
胃腸粘膜是保護胃腸的唯一屏障,具有一系列保護機制,如粘稠的粘液、粘膜上皮以及粘膜細胞的高度更新能力,還有胃腸壁豐富的血液供應等等。它對外抵抗異物的刺激、損傷,對內抑制胃酸反流、腸胃蛋白酶的自體消化和病菌侵害。幫助我們消化食物,延續生命。如果胃腸粘膜出來問題,那么會引起一系列消化體統疾病,我們的生命活動及生活質量也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干擾!
胃腸粘膜損傷通常由于各種化學因素(吸煙、喝酒、濃茶、咖啡及刺激胃腸粘膜的藥品如各類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等)、物理因素(過冷、過燙、過于粗糙的食物或暴飲暴食等)、細菌或其毒素刺激等因素所致。除此之外,精神生活的情緒對胃的影響,人在在緊張、煩惱、憤怒的狀態下,不良情緒可通過大腦皮質擴散到邊緣系統,影響植物神經系統,直接導致胃腸功能失調,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空障礙,胃腸粘膜保護層受損,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潰瘍。而過度的疲勞,亦會引起胃腸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調,胃酸過多而粘液減少,使粘膜受到損害。通常的臨床病理癥狀體現為粘膜出血、糜爛、脫垂、脫落、充血等。
目前對于胃腸粘膜損傷通常有如下方法,一是“養”,二是“治”。所謂“養”就是食用各種養胃健腸的食品保健品等,如對胃酸分泌過少或缺乏的患者,可給予富氮浸出物的濃縮魚湯、雞湯、蘑菇湯等食物刺激胃酸分泌。而對于胃酸分泌過多的患者則采用煮過后去除原湯的瘦肉、魚、雞肉,以及藕粉、淡茶、各種甜的煮水果、濃米湯、米粥等,使胃液分泌減少,并可食用鮮牛奶、豆漿、帶堿的饅頭干以中和胃酸。大米或小米熬成的粥具有調理腸胃功能。大麥芽作用同大麥,兩者常被選用作為保護胃粘膜作用的保健食品的原料。但“養”可以作為養生之道,需要形成習慣作為預防之用,對于已經產生的胃腸粘膜損傷,靠“養”法治療周期太長,效果緩慢。所謂“治”就是服用各種腸胃病治療藥物,如抗潰瘍藥物米索前列醇、法莫替丁、奧美拉唑,增強胃動力的藥物有多潘立酮等,這些西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胃腸粘膜損傷帶來的各種腸胃道疾病,但并不能真正修復胃腸粘膜損傷,是治標不治本之法,加上化藥帶來的耐藥性及各種毒副作用,其作用仍顯有限。
我國天然藥材非常豐富,許多傳統中藥材都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修復胃腸潰瘍、緩解胃腸痙攣,增強胃腸功能、抑制痢疾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健胃消食之功效。本發明源于七代祖傳秘方,結合現代中藥學原理,采用現代制劑工藝制備成適合臨床應用的制劑,可以有效修復胃腸粘膜損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研制出一種復合中藥組合物制劑,該制劑能有效修復胃腸粘膜損傷。治療因胃腸粘膜損傷所引起的各類消化道疾病。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藥復合制劑由下述原料制成的:烏賊骨、黃連、甘草、枳實、附子、木香、白芍、白術、白芨、黨參、川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宗奎,未經劉宗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11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觸點式電力開關
- 下一篇:一種設置有彈性密封條的燒結機臺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