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痤瘡的中藥洗面奶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40755.2 | 申請日: | 2012-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04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郭偉基托夫;郭章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倉市偉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8/97 | 分類號: | A61K8/97;A61Q19/10;A61Q19/06;A61P1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4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痤瘡 中藥 洗面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洗面奶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防治痤瘡的中藥洗面奶。
背景技術
痤瘡是皮膚科的最常見的病種,又叫青春痘、面皰或粉刺、毛囊炎,人群中約有80%~90%的人患本病或曾經患過本病,痤瘡是發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毛孔堵塞以后,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來,越積越多就形成一個個小痘痘,青春痘就是這樣引發的,現有的市場上有些洗面奶雖有潔面功能,但對痤瘡往往是具有刺激性的傷害的,且有些潔面奶為了達到極好的潔面和清潔效果加入了高濃度的醫用酒精,其對皮膚的傷害是巨大的,痤瘡不是口服哪一種藥物或者涂抹化妝品便能治愈的,只有進行內分泌的調理與體內雄性激素的平衡,只要堅持都是可以治愈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是針對現有治療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療效快,療效好的防治痤瘡的中藥洗面奶。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防治痤瘡的中藥洗面奶,它是由納米膠原蛋白、氨基酸、去離子水、甘油、維生素E和中藥配比組成,其中藥是由下列中藥按重量配比組成的,紅花10-15克、金銀花13-18克、龍膽8-12克、梔子8-15克、黃芩5-9克、澤瀉6-12克、木通9-13克、車前子8-13克、當歸10-15克、生地黃12-16克、柴胡8-12克、甘草6-10克、山楂12-18克。
一種防治痤瘡的中藥洗面奶,它是由納米膠原蛋白、氨基酸、去離子水、甘油、維生素E和中藥配比組成,其中藥重量優選配比為,紅花14克、金銀花15克、龍膽11克、梔子14克、黃芩8克、澤瀉10克、木通12克、車前子12克、當歸13克、生地黃15克、柴胡10克、甘草8克、山楂15克。
以下為上述中藥的歸經及作用:
紅花:辛,溫,歸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的功效,可治療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03頁)
金銀花:甘,寒,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可治療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52頁)
龍膽:苦,寒,歸肝、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的功效,可治療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強中,濕疹瘙癢,目赤,耳聾,脅痛,日苦,驚風抽搐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64頁)
梔子:苦,寒,歸心、肺、三焦經,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的功效,可治療熱病心煩,黃疽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73頁)
黃芩: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人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可治療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211頁)
澤瀉:甘,寒,歸腎、膀胱經,具有利小便,清濕熱的功效,可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血脂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58頁)
木通:苦,微寒,歸心、小腸、膀胱經,具有清心火,利小便,通經下乳的功效,可治療胸中煩熱,喉疾咽痛,尿赤,五淋,水腫,周身攣痛,經閉乳少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43頁)
車前子:甘,微寒,歸肝、腎、肺、小腸經,具有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明目,祛痰的功效,可治療水腫脹滿,熱淋澀痛,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熱咳嗽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46頁)
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可治療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89頁)
生地黃:甘,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可治療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嶇血,發斑發疹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82頁)
柴胡:苦,微寒,歸肝、膽經,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的功效,可治療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98頁)
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的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院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59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倉市偉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太倉市偉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07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