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于偏差修正的能量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140321.2 | 申請日: | 2012-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03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少文;王軍;鐘鳴;李少謙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17/00 | 分類號: | H04B17/00 |
| 代理公司: | 電子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周永宏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偏差 修正 能量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認知無線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其中的能量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業(yè)務的增長,頻譜資源顯得日漸稀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者提出了認知無線電(Cognitive?Radio,CR)技術。CR技術的前提是尋找到可用的頻譜資源,頻譜感知正是用來完成這一任務的關鍵技術。為了有效地避免認知無線電系統(tǒng)的信號對授權用戶產(chǎn)生有害的干擾,要求頻譜感知方法在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下能夠可靠地檢測出授權用戶信號來。在CR系統(tǒng)中能量檢測(energy?detection,ED)是一種簡單易行的頻譜感知方法,但是傳統(tǒng)的ED技術在低信噪比下檢測概率較低,不能很好地滿足認知無線電技術的要求。
研究發(fā)現(xiàn)隨機共振(Stochastic?Resonance,SR)能夠使信號得到增強并且能夠抑制噪聲。當輸入的信號、噪聲和SR系統(tǒng)相匹配時噪聲的部分能量能夠轉(zhuǎn)移到信號上,使信號得到增強,噪聲的得干擾得到削減,使輸出的SNR得到顯著的提高,于是把SR理論應用于頻譜感知技術中,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頻譜感知的性能。現(xiàn)有的把信號通過SR系統(tǒng)的處理然后直接進行能量檢測的方法如下:
頻譜感知的二元假設檢驗模型為:
在認知無線電的頻譜感知中通常采用如下的非線性langevin方程描述雙穩(wěn)態(tài)SR系統(tǒng):其中,V(x,t)是雙穩(wěn)態(tài)SR系統(tǒng)的勢函數(shù),其表達式為:其中,a,b為SR系統(tǒng)參數(shù),U0=a2/(4b)為勢壘的高度,是SR系統(tǒng)的兩個勢阱點,把接收信號r(t)=s(t)+n(t)代入langevin方程中求解得到x(t),x(t)通過能量檢測,判斷授權用戶是否信號存在,即通過計算得到檢驗統(tǒng)計量T(r),把T(r)與門限r(nóng)進行比較,判斷授權用戶信號是否存在。這里,N表示每次頻譜感知所需的累積樣本數(shù)。
隨機共振系統(tǒng)要求輸入的信號周期成分的頻率一般較小,一般采用了二次采樣技術來降低大頻率信號的頻率,使其滿足SR系統(tǒng)的要求。二次采樣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尺度變換因子R把高頻信號變換成與隨機共振系統(tǒng)相匹配的低頻信號。R的作用原理是:采樣后的信號表示為然后進行如下處理:
這樣把RΔt作為新的采樣時間間隔,把這個新的采樣間隔應用于隨機共振的計算中,相當于新的信號頻率變換為了fc/R,此處把R稱作二次采樣尺度變換因子,可見R>1的情況下信號頻率得到了降低;二次采樣的具體方法可參考:冷永剛,王太勇.二次采樣用于隨機共振從強噪聲中提取弱信號的數(shù)值研究.物理學報,2003,52(10):2432~2437。
噪聲不確定性因子的定義:通常噪聲方差的波動會降低感知算法的性能,在此稱作噪聲不確定性的影響;令噪聲方差的估計為定義不確定因子為:
B=sup{10log10β}????????????(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jīng)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0321.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