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水污分離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139150.1 | 申請日: | 2012-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306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常君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市君之旺水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污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觀賞魚缸外部過濾裝置均靠設置在裝置內的過濾材料對水進行過濾凈化,但隨著長時間的過濾,過濾材料上會沉積很多污物,影響水流流通、增加過濾壓力、過濾效果變差,需清洗過濾材料,費時費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無需頻繁拆洗、輕松排污的水污分離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水污分離裝置,它包括箱體、分別與分離箱體的頂部相連通的進水管、出水管、設置在箱體底部的排污管,箱體的內腔中設置有分離結構,分離結構呈具有上封蓋、外形略小于箱體并與箱體底部之間留有空隙的倒置桶狀,進水管在箱體內穿過分離結構的上封蓋后安裝有擾流器,擾流器的下端密封、側壁上開設有復數個用于產生緩流以擾亂水流的開孔或者條縫,開孔或者條縫朝向相同方向偏斜。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在魚缸的過濾前增設了優(yōu)選的水污分離裝置,其中擾流器上開設的多個條縫適合較大水流分流通過,這樣更能輕松將水中大部分的污物分離排出,大大減小了污物對過濾材料的累積,提高了水質質量及穩(wěn)定性。
優(yōu)選地,位于擾流器側壁的開孔或者條縫的尺寸從上到下逐漸減小,從而增加了在小水流情況下的擾流器的擾流作用。
優(yōu)選地,分離結構的上封蓋為較難積存污物的球面上封蓋。
優(yōu)選地,分離結構的內側壁安裝有用于強制水流旋轉的多個螺旋片,開孔或者條縫、螺旋片朝向相同方向偏斜,螺旋片強制水流向同一方向旋轉而使污物更易集中,其與開孔或者條縫產生的協(xié)同作用更加增強了水流的旋轉分離污物的作用,螺旋片在水流較大時可以起到顯著的作用,而在水流較小時作用不太明顯。
優(yōu)選地,分離結構內側壁安裝有濾材。
優(yōu)選地,箱體底部周圍朝向排污管傾斜。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以上水污分離裝置的水污分離過濾裝置,它包括箱體、分別與箱體的頂部相連通的進水管、出水管以及設置在箱體底部的排污管,進水管與出水管之間設置有反沖管道,反沖管道上設置有反沖閥,其中:過濾箱體內腔的上部依次設置有多層過濾材料;過濾箱體內腔的下部設置有分離結構,分離結構呈具有上封蓋、外形略小于箱體并與箱體底部之間留有空隙的倒置桶狀,進水管在箱體內穿過分離結構的上封蓋后安裝有擾流器,擾流器的下端密封、側壁上開設有復數個用于產生緩流以擾亂水流的開孔或者條縫,開孔或者條縫朝向相同方向偏斜。本發(fā)明在水污分離裝置上增設過濾裝置,能輕松將水中大部分的污物分離排出,大大減小了污物對過濾材料的累積,提高了水質質量及穩(wěn)定性,減輕了清洗過濾裝置的工作量。
該裝置的設計精髓在于:
(1)外部過濾裝置的下部設置水污分離結構,包括能使水流分流并產生緩慢水流的擾流器和能強制緩慢水流產生旋轉的螺旋片等;當循環(huán)水流通過分離結構時由于擾流器和螺旋片的作用,使循環(huán)水流變?yōu)閺娭菩D的緩慢水流,這樣就能使循環(huán)水流中的大部分顆粒物重力沉降在過濾裝置的底中部,在此完成了第一次水污分離。
(2)外部過濾裝置的中上部設置多級過濾材料;當經過第一次分離后的循環(huán)水流通過過濾材料時,第一次分離中沒有分離掉的細微顆粒受過濾材料阻隔或沉降或吸附在過濾材料上,這樣就完成了第二次水污分離,同時過濾材料對循環(huán)水進行生物過濾。
(3)外部過濾裝置的底部設置有排污管和排污閥門,且底部回周向中間排污管傾斜;當打開排污閥門時,沉積在過濾裝置底中部的顆粒污物就能隨水流輕松排出。
(4)外部過濾裝置的頂部設置有進水管和出水管,且進出水管上還連接有控制閥門、反沖管道、反沖閥門;當排開排污閥門進行排污時,關閉控制閥門,打開反沖閥門,利用反沖水流能將吸附在過濾材料上的細微顆粒污物也排出過濾裝置。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位于下面層的過濾材料的密度小于位于上面層的過濾材料的密度,在過濾材料上下還分別設置有網格隔板。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根據本發(fā)明水污分離裝置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根據本發(fā)明水污分離裝置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根據本發(fā)明水污分離裝置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根據本發(fā)明水污分離過濾裝置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根據本發(fā)明水污分離過濾裝置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箱體;11、過濾材料;12、隔板;2、進水管;21、閥門;22、反沖管道;221、反沖閥;3、出水管;4、排污管;41、排污閥;5、分離結構;51、擾流器;52、濾材;53、螺旋片;6、水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市君之旺水族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市君之旺水族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391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易開蓋藥瓶
- 下一篇:一種方便排氣的暖手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