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JFET器件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38212.7 | 申請日: | 2012-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467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2 |
| 發明(設計)人: | 呂宇強;楊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先進半導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36 | 分類號: | H01L29/36;H01L29/40;H01L29/808;H01L21/28;H01L21/762;H01L21/33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鄭瑋 |
| 地址: | 2002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jfet 器件 及其 形成 方法 | ||
1.一種JFET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半導體襯底;
形成于所述半導體襯底中的漂移區,所述漂移區的摻雜濃度為線性變化;
位于所述漂移區表面的柵極;
位于所述漂移區表面的源極和漏極,且所述源極和漏極位于所述柵極的兩側;
位于所述漂移區表面的場氧,且所述場氧位于所述柵極和所述漏極之間;
位于所述場氧上的階梯場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J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導體襯底為P-襯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J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移區為從漏極到源極濃逐漸變淡的N阱。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J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阱的結深為小于等于12um。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J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極包括柵極P型體區和柵極P型引出區,所述柵極P型體區位于所述N阱中,且位于所述源極和場氧之間,所述柵極P型引出區位于柵極P型體區內。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J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極P型體區到P-襯底的N阱區域為溝道區。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J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場氧呈臺階狀。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J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場氧包括第一場氧及與所述第一場氧相連的第二場氧,所述第二場氧呈鳥嘴形。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J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場氧的厚度為4000埃~15000埃,所述第一場氧的側面與漂移區成10°~45°角。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J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場氧的厚度小于等于第一場氧的厚度。
11.一種JFET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半導體襯底;
在所述襯底的中形成漂移區,所述漂移區的摻雜濃度為線性變化;
在所述漂移區上形成場氧;
在所述場氧上淀積多晶硅層并進行摻雜;
刻蝕所述多晶硅層形成階梯場板;
在漂移區內形成柵極;
在漂移區內形成源極和漏極,且所述源極和漏極位于所述柵極的兩側。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JFET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底為P-襯底。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JFET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移區為采用不等寬且不等間距的N阱光刻膠線條,進行熱推進后形成從漏極到源極濃度逐漸變淡的線性摻雜N阱。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JFET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場氧的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形成氧化層,并做損傷性硅或氬注入;
刻蝕氧化層,形成第一場氧;
用局部場氧化工藝形成第二場氧,所述第一場氧和第二場氧相連。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JFET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場氧呈臺階狀,所述第二場氧呈鳥嘴形。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JFET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場氧之后,淀積多晶硅層并進行摻雜之前,還包括如下步驟:
在漂移區上熱生長柵氧化層。
17.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JFET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漂移區內形成柵極包括如下步驟:
在漂移區內形成柵極P型體區;
在所述柵極P型體區內形成柵極P型引出區。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JFET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極P型體區經多晶硅自對準注入后,采用熱推進形成。
19.如權利要求11~18任一項所述的JFET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快速熱退火對摻雜進行激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先進半導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先進半導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3821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