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制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36708.0 | 申請日: | 2012-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08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月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月英 |
| 主分類號: | A61K36/804 | 分類號: | A61K36/804;A61P1/02;A61K3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2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口腔潰瘍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制劑,屬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臨床上經常會遇到的疾病,它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如米粒或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潰瘍具有周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好發于唇、頰、舌緣等。病因及致病機制仍不明確。誘因可能是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其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口腔潰瘍往往不能引起患者重視,但嚴重了也會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治療方法主要以局部治療為主,嚴重者需全身治療。治療方法可分為局部物理治療:包括激光、低頻超聲、化學腐蝕等;局部抗菌藥物治療;全身用藥:潑尼松龍、咪哇硫、左旋咪唑、秋水仙素、甲氰咪胍、轉移因子等。上述物理治療和西藥治療潰瘍注重治表,容易復發。現在公布的一些中藥治療方法,療效慢,治療時間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本發明所述的藥物治療口腔潰瘍標本兼治,藥效快、療效好、副作用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制劑,由以下原料藥配制而成:生地黃12克、石膏25克、梔子15克、黃柏15克、黃芩12克、牡丹皮15克、金銀花10克、蓮翹10克、白芷12克、細辛8克,甘草8克。制備方法:取上述原料藥,加水1500ml,武火燒開,文火煎煮40分鐘,撈渣過濾制成湯劑。每日一劑,7天一個療程。
本發明配方中各原料藥的藥理藥效:
生地黃:清熱生津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本草新編》:生地,涼頭面之火,清肺肝之熱,熱血妄行,或吐血,或衄血,或下血,宜用之為主,而加入荊芥,以歸其經,加入三七根末,以止其絡。
石膏:肌清熱,除煩止渴、清熱解毒。治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干,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煅敷生肌斂瘡。外治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長沙藥解》:清心肺,治煩躁,泄郁熱,止燥渴,治熱狂,火嗽,收熱汗,消熱痰,住鼻衄,調口瘡,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癰,解火灼,療金瘡。
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丹溪心法》:山梔子仁,大能降火,從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降,人所不知。亦治痞塊中火邪。大凡心隔之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吃寒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時,當與溫散或溫利之藥。若曰病得之稍久則成郁,久郁則蒸熱,熱久必生火。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除骨蒸清虛熱。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盜汗骨蒸。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醫學啟源》:黃芩,治肺中濕熱,療上熱目中腫赤,瘀血壟盛,必用之藥。泄肺中火邪上逆于隔上,補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
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吐衄;熱病后期熱伏陰分發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風濕熱痹。.《本草求真》:世人專以黃柏治相火,而不知丹皮之功更勝。蓋黃柏苦寒而燥,初則傷胃,久則傷陽,苦燥之性徒存,而補陰之功絕少,丹皮能瀉陰中之火,使火退而陰生,所以入足少陰而佐滋補之用,較之黃柏不啻霄壤矣。
金銀花: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證,均效果顯著。
蓮翹:中藥味苦,性微寒。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中藥治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熱,心煩,咽喉腫痛,斑疹,丹毒,瘰疬,癰瘡腫毒,急性腎炎,熱淋。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于癰疽,瘰疬,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神農本草經》:主寒熱,鼠痿,瘰疬,癰腫,惡瘡,癭瘤,結熱,蠱毒。
白芷:祛風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用于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綱目》: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陽明;性溫氣厚,行足陽明;芳香上達,入手太陰肺經。如頭、目、眉、齒諸病,三經之風熱也;如漏、帶、癰疽諸病,三經之濕熱也;風熱者辛以散之,濕熱者溫以除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月英,未經李月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367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乳腺特異表達人殺菌通透性增強蛋白載體構建方法
- 下一篇:螃蟹用醋糟配合飼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