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RFID系統標簽防碰撞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35894.6 | 申請日: | 2012-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83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溫加興;江煉鑫;周志超;丁一;譚洪舟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中大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7/00 | 分類號: | G06K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譚英強 |
| 地址: | 5108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rfid 系統 標簽 碰撞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RFID系統標簽識別領域,尤其是一種RFID系統標簽防碰撞方法。
背景技術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是利用射頻信號和空間耦合(電感或電磁耦合)的傳輸特性自動識別目標物體的技術。RFID系統一般由標簽(Tag)和閱讀器(Reader)組成,當多個標簽同時響應閱讀器的請求時,標簽將會發生碰撞,發送的信息會由于相互干擾而無法被閱讀器識別。標簽的碰撞,增加了閱讀器識別標簽的時間,嚴重影響了RFID系統的性能,因而好的防碰撞算法對于RFID系統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由于被動式標簽的電源主要來自于閱讀器發射的電磁波,因而好的防碰撞算法必須具有較高的系統效率和較低的功耗要求。
Q算法是EPC?Class1?gen2標準使用的標簽防碰撞算法,其工作原理基于動態幀時隙Aloha算法。與理論中的動態幀時隙Aloha算法不同,在實際應用中,為了簡化芯片設計,算法中的幀長度只能是2的指數冪,而且不宜太大。在Q算法中每個幀的長度為2Q(Q∈{0,15})。閱讀器通過指令傳送整數Q來設置或調整幀長度。與傳統的動態幀時隙Aloha算法在每個幀結束以后才根據統計空閑、成功和碰撞這三種狀態的時隙情況來調整下一個幀的長度不同,Q算法采用的是在每個時隙結束后,就根據時隙的狀態對當前的幀長度進行實時的動態調整策略。Q算法能否在標簽識別過程中達到較高的效率,主要取決于Q值實時的動態調整策略的效率。
在Q算法中,幀長度調整過于頻繁,會導致標簽頻繁地啟動隨機數發生器選擇時隙,這就給標簽帶來了不必要的功耗損失。同時,如果幀長度如果不能實時調整到最優的狀態(總的時隙數等于待識別的標簽的數量),則標簽識別速率將迅速下降。Q算法通過參數C在每個時隙結束后對當前的幀長度進行動態地調整。由于在標簽數量N=2Q的最佳情況(標簽數量等于幀的長度)下,空閑時隙和碰撞時隙的數量一般是不相等的(空閑時隙的數量比碰撞時隙多),而傳統的Q算法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使得Q值調整次數的較多,也就意味著標簽動態功耗大和系統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Q算法的標簽防碰撞方法,該方法減少了閱讀器識別標簽過程中Q值的動態調整次數,降低了標簽的功耗,提高了RFID系統的吞吐量。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RFID系統標簽防碰撞方法,采用符合EPC?Class1?gen2標準的Q算法,引入輔助參數K,并結合Q算法中的參數C來動態調整Q算法中的參數Q,所述輔助參數K為碰撞時隙與空閑時隙的比值,包括以下步驟:
閱讀器判斷當前時隙的時隙狀態,所述時隙狀態包括空閑時隙、成功時隙及碰撞時隙;
閱讀器根據所述時隙狀態對Q算法中的浮點數Qfp進行調整,閱讀器對Qfp的調整具體包括:若響應的標簽的數量為0,即為空閑時隙,則Qfp=Qfp-K*C;若響應的標簽的數量為1,即為成功時隙,則Qfp保持不變;若響應的標簽的數量大于1,即為碰撞時隙,則Qfp=Qfp+C;
判斷Qfp與Q的差值的絕對值是否大于等于1或者當前時隙是否是最后一個時隙,若是則閱讀器將Qfp進行四舍五入操作后賦值給Q并發送Q算法中的QueryAdjust指令;若否則閱讀器發送Q算法中的QueryRep指令。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輔助參數K為標簽數量最優狀態下碰撞時隙與空閑時隙的比值,所述標簽數量最優狀態為標簽數量N等于2Q個。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閱讀器將Qfp進行四舍五入操作后賦值給Q后,在發送QueryAdjust指令之前還包括:
判斷Q值是否為0,若是則閱讀器結束標簽識別操作;若否則閱讀器則發送QueryAdjust指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標簽防碰撞方法,在傳統的Q算法基礎之上進行了改進,考慮到標簽數量最優狀態下空閑時隙與碰撞時隙比例不同的情形,引入了輔助參數K,從而減少了在空閑時隙下過多的調整Q值,從而減少了Q值的動態調整次數、降低了標簽的功耗、增加了RFID系統的吞吐率并提高了標簽識別的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防碰撞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中大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廣州中大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3589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