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135557.7 | 申請日: | 2012-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31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梅秀泉;蔣挺大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國力源高分子科技研發(fā)中心 |
| 主分類號: | C10L1/02 | 分類號: | C10L1/02;C11B1/10;C11C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華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區(qū)西***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生物 柴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生物油化工領域,是一種用含油植物種子微波輻射直接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生物柴油的生產(chǎn)方法主要有直接、混合、微乳化、熱裂解和酯交換。與其他方法相比,酯交換法生產(chǎn)生物柴油具有工藝成熟、費用相對較低、制得的產(chǎn)品性質穩(wěn)定等優(yōu)點,成為目前生物柴油生產(chǎn)的主要方法。根據(jù)酯交換反應使用的催化劑種類及是否使用催化劑,酯交換法又可分為化學酯交換、酶法酯交換及超臨界流體法酯交換。化學酯交換法由于其工藝成熟且成本較低,是目前生物柴油生產(chǎn)的主要方法;超臨界流體法因為其操作條件苛刻而難以實現(xiàn)大規(guī)模工業(yè)應用;脂肪酶法工藝流程短,不用酸、堿和大量的有機溶劑,不會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但脂肪酶容易失活,造成生產(chǎn)成本高,因而限制了酶法酯交換合成生物柴油的發(fā)展。
目前生物柴油的生產(chǎn),主要是由精制動植物油與低碳醇經(jīng)催化酯交換、分離、洗滌、蒸餾得到。由于精制油(包括地溝油或餐飲殘油)的價格僅比生物柴油的價格略低,而棉籽油比生物柴油還高,蓖麻油價格甚至比生物柴油高出一倍,因此生物柴油的生產(chǎn)和銷售陷入了兩難境地。
精制油的生產(chǎn)經(jīng)由油料作物種子的篩選、蒸炒、壓片、預榨、餅破碎、溶劑浸出、分離、蒸溶劑、水洗、脫色、堿煉、精煉等復雜的工序,造成生產(chǎn)成本高啟。在油脂精制過程中,特別是在堿煉和精煉時,一般多多少少都會發(fā)生脂肪酸從油脂分子上脫落的現(xiàn)象,造成精制油脂中存在一定量的游離脂肪酸,在生產(chǎn)生物柴油時,若用堿做催化劑,這部分游離脂肪酸則不能生成脂肪酸甲酯(即生物柴油),也即降低了生物柴油的收率。為此,需先以酸為催化劑促使游離脂肪酸與低碳醇發(fā)生酯化,再進行堿催化酯交換反應生成生物柴油(兩步法),或者就以酸催化進行酯化及酯交換反應生成生物柴油(一步法)。一步法的反應時間一般比堿催化酯交換時間多一倍,與兩步法相當,但操作要簡單一些。
近年來,有人提出了從含油植物種子直接制備生物柴油的技術,將油脂的溶劑浸出與酯交換反應同時進行,大大的縮短了生產(chǎn)流程。如US7112229公開了一種以蓖麻籽為原料,在堿性醇鹽催化劑存在下直接與無水乙醇生成生物柴油的方法。但由于采用堿性醇鹽催化劑,對蓖麻籽的含水率有特殊要求,需要將蓖麻籽烘干,還要使用無水乙醇,原料脂肪酸的存在還會削弱堿性催化劑的作用。巴西石油公司申請的專利CN1826403A與US7112229一樣,只是增加了用磨碎的蓖麻殼發(fā)酵生產(chǎn)乙醇。法國阿爾杰布雷公司申請的專利CN101809133A則要把種子的含水率控制到1.5%~2.0%。中石化公司申請的CN101531913A不需要控制種子的水分,用酸做催化劑,直接制備生物柴油,但使用的是傳統(tǒng)加熱法,反應速度較慢,能耗高,生產(chǎn)效率較低。其他如印度一家公司申請的專利CN101702916A及中國的CN102041108A則先從種子提取油脂,再用油脂催化酯交換,與現(xiàn)在的由精制油脂生產(chǎn)生物柴油工藝差別不大,沒有先進性。
發(fā)明內容
含油植物種子的油酯是三脂肪酸甘油酯,儲藏在含油細胞內,可以通過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學的手段使含油植物種子的含油細胞破裂,將油脂從細胞中釋放出來,從而將油脂從含油種子中提取出來。常用的物理方法是壓榨,可以使部分含油細胞壁破裂,釋放出部分油酯;為了將大部分油脂提取出來,現(xiàn)在廣泛使用化學法,即用能溶解油酯的有機溶劑依靠滲透壓的作用滲入含油細胞內,發(fā)生溶脹,使含油細胞壁破裂,絕大部分油酯被浸出;生物學方法是使用一些生物酶實現(xiàn)細胞破壁,釋出油脂。近年來,超聲波和超臨界技術被用于細胞破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微波輻射技術用于一些化學反應,取得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微波具有穿透特性使植物細胞破壁,讓有機溶劑易浸入,有效成分易浸出,可以達到提高工效、增加提取率、節(jié)能和省時的效果,微波輻射用于細胞的破壁,是目前最先進的細胞破壁技術。
利用微波輻射直接透入種子含油細胞,促使細胞壁快速破裂,胞內三脂肪酸甘油酯隨即快速溶入溶劑,可以實現(xiàn)微波輻射快速浸出三脂肪酸甘油酯,微波輻射作用比通常的壓榨和加熱浸出速度快得多,比超聲波和超臨界節(jié)能。
三脂肪酸甘油酯分子的脂肪鏈很少吸收微波,酯基作為極性基團則是強烈吸收微波,取得高的活化能,使酯基激活,也就是說,微波具有類似脂肪酶的特異選擇性激活酯基的作用;微波在激活酯基的同時,也活化了低碳醇的極性基團羥基,使低碳醇很快與酯基發(fā)生酯交換反應,而超聲波和超臨界只對整個油脂分子起活化作用,對酯基的活化無選擇性,因此能耗遠高于微波輻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國力源高分子科技研發(fā)中心,未經(jīng)北京國力源高分子科技研發(fā)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3555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