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無損、快速、準確表征四面體非晶碳薄膜鍵態(tài)結構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134732.0 | 申請日: | 2012-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804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汪愛英;李曉偉;孫麗麗;柯培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1/25 | 分類號: | G01N21/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陳英俊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損 快速 準確 表征 四面體 非晶碳 薄膜 結構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非晶碳薄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損、快速、準確表征四面體非晶碳薄膜鍵態(tài)結構的方法。
背景技術
類金剛石非晶碳薄膜由于其高硬度、低摩擦系數(shù)、良好的耐蝕性及生物相容性等優(yōu)異物理化學性能,在制造業(yè)、微機電、生物、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在類金剛石非晶碳薄膜材料中,四面體非晶碳薄膜(tetrahedral?amorphous?carbon,ta-C)不含氫,薄膜中具有高的sp3C鍵態(tài),因此薄膜具有極高的硬度和優(yōu)異的光學特性,在光學薄膜材料的應用設計與制造中備受關注。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不同制備方法和參數(shù)條件下的ta-C薄膜性能差別較大,這主要是由其微觀碳鍵態(tài)結構sp2-πC鍵態(tài)和sp3-σC鍵含量比決定的。其中,sp2C鍵的含量主要決定薄膜的光學特性和電學性能,而薄膜的力學性能則主要由sp3C鍵的含量所決定。因此,針對不同應用需求,如何精確的測量ta-C薄膜中的sp2C和sp3C含量,進而建立起薄膜內(nèi)在微結構與表觀物化性能之間的作用規(guī)律,已成為實現(xiàn)ta-C薄膜性能優(yōu)化調(diào)控的關鍵。
目前,測量非晶碳膜中的sp2C和sp3C含量或sp3/sp2比例的方法主要包括:拉曼光譜法(Raman)、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電子能量損失譜(EELS)和核磁共振(NMR)。這些方法在定量和定性表征方面雖都各自具有優(yōu)點,但作為精確測量sp2C和sp3C含量的方法還都不足。拉曼光譜法因π態(tài)能量比σ態(tài)能量低,使得sp2C的極化散射截面通常是sp3C的50~100倍,導致薄膜中即便含有較高的sp3C鍵時也不易在光譜中表現(xiàn)出來,因此目前主要作為一種廣泛的無損、定性表征方法使用。EELS雖可準確測量碳膜中的sp2C和sp3C的含量,但測量工藝復雜,不僅需將薄膜從基底上剝落下來,對薄膜樣品具有破壞性,耗時較長,且因ta-C薄膜中應力大,制樣非常困難。NMR法則因?qū)悠返捏w積和厚度有一定要求,對薄膜樣品制備工藝要求高。XPS法雖可作為一種無損、簡便的測量方法,但測得的C1s譜峰在后續(xù)分峰擬合處理方面復雜,目前還沒有較完善的統(tǒng)一擬合標準,在定量表征方面精確度不高。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技術目的是針對上述非晶碳膜中sp2C和sp3C含量的測量方法,提供了一種表征ta-C薄膜鍵態(tài)結構的方法,利用該方法可以無損、快速、準確、定量地表征ta-C薄膜中sp2C和sp3C的含量,從而解決了傳統(tǒng)非晶碳膜鍵態(tài)結構測試方法中存在的對樣品要求較高而導致的樣品制備困難、表征精度不高,以及表征時對樣品有損壞的關鍵問題。
本發(fā)明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無損、快速、準確表征四面體非晶碳薄膜鍵態(tài)結構的方法,首先,在石英或硅襯底上制備ta-C薄膜,制備完畢后利用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測量垂直入射時ta-C薄膜的透射率T;然后,采用光譜型橢偏儀,通過可變?nèi)肷浣菣E偏光譜法進行鍵態(tài)結構的表征,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初始化設備:
啟動光譜型橢偏儀,將表面為ta-C薄膜的Si襯底加載在樣品臺上;
步驟2、測量ta-C薄膜的橢偏參數(shù)Ψ和Δ:
設定測量參數(shù),對ta-C薄膜進行光學測量,得到橢偏參數(shù)Ψ和Δ;
步驟3、擬合ta-C薄膜的厚度df、折射率nf及消光系數(shù)kf:
將ta-C薄膜透射率T與步驟(2)得到的橢偏參數(shù)Ψ和Δ同時設定為擬合參數(shù),將ta-C薄膜厚度df、折射率nf及消光系數(shù)kf同時選為求解擬合量,建立Si襯底層、ta-C薄膜層以及表面粗糙層的數(shù)學物理模型,通過擬合軟件數(shù)學求解得到ta-C薄膜的厚度df、折射率nf及消光系數(shù)kf;
步驟4、擬合ta-C薄膜的鍵態(tài)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未經(jīng)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347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快速微型化測定生物素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儲水容器防滲漏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