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秸稈煤炭燃料技術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33812.4 | 申請日: | 2012-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824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龍通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黔東南州龍達再生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L5/40 | 分類號: | C10L5/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56000 貴州省黔東***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秸稈 煤炭 燃料 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的生物質再生資源,秸稈煤炭燃料技術。?
背景技術
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石化資源的不斷減少,環境污染的家具和全球氣候不斷變暖,使得新能源的開發,資源的再回收利用已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當前國家大力倡導和支持生物質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加強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時應對日益嚴重的能源和環境問題的主要解決方式。?
現有的生物質再生能源種類繁多,其中主要有酒精、代替燃料、生物柴油、工業酒精等。例如,在美國出現了以殘渣剩飯、碎草雜食等垃圾為原料,通過微生物技術二產生的一種生物液體燃料,這種燃料是從氣體轉變為液體的,這些生物再生能源大多是需要較為復雜的工藝完成且生產設備具有一定要求,對運輸成本費用偏高。中國專利號CN1103806C,公開日2003年3月26日,發明創造的名稱為稻殼煤燃料及其制造方法,該申請案公開了以稻殼與泥土為原料生產的生物煤炭資源。其不足之處是此煤炭的形狀只有圓柱形,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因產品形狀帶來不便。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以上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以天然原料為基礎體積小、比重大、耐燃燒、便于儲存和運輸等特點的?固體燃料。?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1、根據生物再生能源的特性,嚴格選擇燃料原料,并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炭化和高溫物理碳化;?
2、燃料的選擇以農作物的秸稈、樹木碎草為主料,普通鋸末、煤灰和黃泥為配料,并將其全部粉碎成粉末狀;?
3、充分攪拌原料后經過常溫自然物理炭化,利用成型機械壓制出粒型產品、塊狀型產品、蜂窩煤產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這種新生物再生能源,加工成本低,利潤空間大,經濟環保,農民只需在自己的田間利用農作物秸稈變廢為寶,通過簡單的技術即可加工出產品。秸稈煤炭技術具有廣泛是實用效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顆粒性產品、塊狀性產品的生產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蜂窩煤產品的生產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將原材料的粉末按9∶1的配方比例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后,把堆積的原料經過6-8小時的常溫自然物理炭化得出初步產品,將這些初步產品放入成型機械壓制成顆粒型產品或塊狀型產品;如圖2,將原材料的粉末按5∶2∶3的配方比例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后,把堆積的原料經過6-8小時的常溫?自然物理炭化得出初步產品,將這些初步產品放入成型機械壓制成蜂窩煤型產品。?
顆粒型產品、塊狀型產品的原料配比方法:?
農作物秸稈、樹枝、樹葉、樹皮、雜草、鋸末(90%)∶煤灰(10%)?
蜂窩煤產品原料配比方法:?
農作物秸稈、樹枝、樹葉、樹皮、雜草、鋸末(90%)∶煤灰(20%)∶黃泥(30%)?
綜上所述,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發明構成任何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黔東南州龍達再生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黔東南州龍達再生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338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