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劈裂錨桿樁加固橋臺區域軟土層路面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32365.0 | 申請日: | 2012-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442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2 |
| 發明(設計)人: | 潘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08 | 分類號: | E02D3/08;E02D5/5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劈裂 錨桿樁 加固 橋臺 區域 土層 路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施工方法,尤其是在軟土地基區域進行路面施工的方法。?
背景技術
東南沿海,特別是江浙一帶軟土地基較多;軟土層一般厚度大,承載力差,經常會由于軟土沉降導致道路高度產生較大變化,尤其在橋臺邊的路面落差更大,進而出現橋臺跳車現象,形成交通事故的隱患。而且,目前尚無特別好的治理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加固橋臺軟土地基的方法,該方法應能有效消除軟土地基路面的橋臺跳車現象,并且施工方法簡單、施工成本不高。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采用劈裂錨桿樁加固橋臺區域軟土層路面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在沿橋路交界處路面10-30m范圍內,按1.5-2.5m×1.5-2.5m的間距鉆制多個錨桿孔,錨桿孔Ф100±10?mm;錨桿孔深度為穿越軟土層進入持力層1-3m,或者錨桿孔深度≥20m;
2、在錨桿孔中放入長度相適合的劈裂錨桿;該劈裂錨桿包括內外套接的內管和外管,內管的上下頭均從外管上下兩端的管口中伸出一定的長度;內管和外管上還分別制有若干個穿透管壁的出漿孔;?
3、采用孔塞封固外管頂端與內管之間的間隙;
4、在劈裂錨桿的外管中注入水泥漿;注漿壓力為2-6kg/cm2,以使位于持力層的劈裂錨桿底端部位形成一個水泥漿擴散體K;?
5、在劈裂錨桿的內管中注漿,注漿壓力壓力為外管注漿壓力的2倍以上,以使漿料從劈裂錨桿外圓周面上的出漿孔中注入軟土中形成一個劈裂體P;
6、路面修復。
所述劈裂錨桿放入錨桿孔中后,再在外管的頂端放入一用于注漿的短管,該短管的底端通入外管內腔。
所述孔塞為凝固的混凝土塊。
所述出漿孔在內管和外管的管壁上交錯排列。
所述錨桿孔的頂端需配置一穿越孔塞的排氣管。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多個位于軟土層中的劈裂錨桿樁組成了一個水泥漿塊體,類似于塊石墊層;因此顯著增加了該部位地基對路面的支撐力;而水泥漿塊體的重量又通過持力層(一般是巖石層)消化,不會給路基造成新的荷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提供的方法顯著增強了軟土地基的支撐力度,因此橋臺區域的路面沉降現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消除,也就完全解決了常規公路的橋臺跳車現象;而且本發明完全可以利用現有設備,沒有增加施工技術難度,因而可普遍推廣使用。
?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的劈裂錨桿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的劈裂錨桿的使用原理示意圖。
圖3是橋臺區域的道路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的A-A向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提供的采用劈裂錨桿樁加固橋臺區域軟土層路面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在沿橋路交界處10-30m范圍內(如圖3、圖4所示),往地下垂直鉆制多個錨桿孔7,錨桿孔之間相互間隔1.5-2.5m的距離,錨桿孔孔徑Ф100±10?mm;錨桿孔深度通常為穿越軟土層進入持力層1-3m;沿海地區錨桿孔深度深度不易到達持力層時,錨桿孔深度≥20m。
2、在錨桿孔中放入長度相適合的劈裂錨桿;該劈裂錨桿包括內外套接的內管1和外管2,內管的上下頭均從外管上下兩端的管口中伸出一定的長度(通常為50-100cm即可),外管的外徑通常小于錨桿孔的孔徑(推薦小5-10cm);內管和外管上還分別制有若干個穿透管壁的出漿孔8;這些出漿孔通常交錯分布(又稱梅花狀分布),即上排的出漿孔與下排的出漿孔互相錯開分布;所述劈裂錨桿放入錨桿孔中后,再在外管的頂端放入一用于注漿的短管3,該短管的底端通入外管的內腔。
3、采用孔塞4封固外管頂端與內管之間的間隙(同時也固定短管);通常孔塞采用混凝土澆注形成。
4、在劈裂錨桿的外管中注入水泥漿(包括水泥砂漿,或水泥輕質砂漿,或水泥泡沫砂漿);根據土層情況,注漿壓力為2-6kg/cm2,以使位于持力層的劈裂錨桿底端部位形成一個水泥漿擴散體K(如圖2中所示)。為保證水泥漿注入持力層,需待混凝土孔塞凝固并養護2-3天后,再進行本步驟的操作。另外,制作孔塞時,預先放置一穿越孔塞的排氣管6,以利于注漿時,錨桿孔內的空氣能夠順利排出;并且在空氣排盡、砂漿從排氣管中涌出時,應采用塞子(通常是橡皮塞)堵住排氣管,然后繼續注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巖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巖土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323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