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汽車的慢速充電功率調節方法及其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31421.9 | 申請日: | 2012-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553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子晃;李碧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京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連梅 |
| 地址: | 350119***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汽車 慢速 充電 功率 調節 方法 及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的電池包慢速充電系統,具體是指一種電動汽車的慢速充電功率調節方法及其裝置。?
【背景技術】
電動汽車慢速充電分為家用電充電和交流樁充電。家用電受線纜線徑影響,充電功率受到限制,而交流樁為專門的充電設施,充電功率相比大很多。?
目前的現狀是:充電機功率不超過家用電上限功率情況下,家用電和交流樁都可使用,兩者是以同一種功率進行充電,但此種方法如在交流樁使用則充電效率不高;充電機功率超過家用電上限,則電動車只能在交流樁上充電,家用電將不能充。?
為實現電動汽車家用電充電方便安全,交流樁充電快捷簡便,兩者皆可使用,因此設計一套可調功率的慢速充電系統,可以以不同的功率分別在家用電及充電站交流樁上充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可以以不同的功率分別在家用電及充電站交流樁上充電的電動汽車的慢速充電功率調節方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二在于提供一種可以以不同的功率分別在家用電及充電站交流樁上充電的電動汽車的慢速充電功率調節裝置。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
電動汽車的慢速充電功率調節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在慢充插座CC端和CP端之間串聯一光耦,將該光耦接入電池包內的電池管理系統BMS中;?
當慢充插座連接充電電源后,電池管理系統BMS充電激活信號為高電平;?
電池管理系統BMS開始自檢,BMS檢測充電功率信號,若該信號為懸空時,充電功率設置為P2,對應家用電充電;若該信號為充電樁輸出信號,充電功率設置為P1,對應交流樁充電。?
進一步地,所述慢充插座CC端和CP端之間還連接一二極管。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二:?
電動汽車的慢速充電功率調節裝置,包括車載充電機、慢充插座、電池包;?
所述電池包通過高壓線連接到所述車載充電機;?
所述車載充電機連接所述慢充插座;?
所述慢充插座CC端和CP端之間串聯一光耦,該光耦接入電池包內的電池管理系統BMS中;?
所述電池管理系統BMS通過CAN總線連接所述車載充電機。?
進一步地,所述慢充插座CC端和CP端之間還連接一二極管。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電動汽車可同時在家用電及充電站交流樁上使用,在家用電充電時,充電機小功率輸出,充電方便安全;在交流樁充電時,充電機大功率輸出,充電快捷可靠。?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發明電動汽車的慢速充電功率調節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電動汽車的慢速充電功率調節方法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電動汽車的慢速充電功率調節裝置,包括車載充電機1、慢充插座2、電池包3;?
所述電池包3通過高壓線41連接到所述車載充電機1;?
所述車載充電機1連接所述慢充插座2;?
所述慢充插座2的CC端21和CP端22之間串聯一光耦5,該光耦5接入電池包3內的電池管理系統BMS31中;?
所述電池管理系統BMS31通過CAN總線42連接所述車載充電機1。?
優選地,所述慢充插座2的CC端21和CP端22之間還連接一二極管6。?
工作時,請參閱圖2所示,當慢充插座連接充電電源后,電池管理系統BMS31充電激活信號為高電平;?
電池管理系統BMS31開始自檢,電池管理系統BMS31檢測充電功率信號,若該信號為懸空時,充電功率設置為P2,對應家用電充電;若該信號為充電樁輸出信號,充電功率設置為P1,對應交流樁充電。其中,P2<P1。充電功率可以根據不同的電源裝置實現不同的功率輸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電動汽車可同時在家用電及充電站交流樁上使用,在家用電充電時,充電機小功率輸出,充電方便安全;在交流樁充電時,充電機大功率輸出,充電快捷可靠。?
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發明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的專利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未經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3142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