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LED芯片斜切割方法、LED發光基元及LED照明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31131.4 | 申請日: | 2012-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79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枕流;居家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枕流 |
| 主分類號: | H01L21/304 | 分類號: | H01L21/304;H01L33/00;H01L25/0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陳源;張天舒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led 芯片 斜切 方法 發光 照明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LED照明技術。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LED芯片的切割與連接方法、采用這種切割與連接方法制成的LED發光基元以及由該LED發光基元組成的照明裝置。
背景技術
LED光子引出方式及其引出效率決定了采用LED作為發光源的照明裝置的使用效率和應用前途。現有技術的LED無論是選用毫米(mm)級還是微米(μm)級芯片封裝,由于光子從LED有源層逸出到空間的路徑十分復雜,在逸出過程中會發生透射、反射和吸收等現象,其傳導行程的每一步中都會使光子損失。因此,現在LED雖然內量子效率可以做到100%,理論光效達到360lm/W左右;但是,外量子效率一般僅在25%左右,光效100lm/W上下;其余導入芯片的電能大部分轉換成了熱量。
面對光子引出和散熱這兩個LED應用難點,首先需要考慮如何解決光子引出效率,如果能夠高效地將盡可能多的光子有效地引出用于發光,就能夠相應地降低產生熱量的光子無效損耗,從這一點上來說,提高LED的光子的有效引出的比例就是提高LED應用效率最有效的途徑,也是最積極的散熱措施。
為了提高光子的引出效率,本領域的已有技術已公開例如若干種光子的引出方法,其中比較典型的方法有:開解錐洞法,即通過在LED的6個面上開外大內小的解錐洞(亦即一只芯片最多可以開到6個)來提高光子的引出效率;倒金字塔法,核心在于利用特殊的切片刀具,將LED臺面制成平頭倒金字塔形狀的結構,鍵合到透明基片上,提高光子引出的外量子效率;襯底剝離法,其中要將LED的GaAs襯底剝離,換成透明襯底,然后粘結在透明的GaP襯底上,使光從下底面出射,所以又被稱為透明襯底LED(TS-LED)法;直接側引法,其中把芯片尺寸盡量設計到最小尺寸,5年前25×25微米芯片貼裝技術已經成熟,目前報道最小尺寸為16×16微米,外量子效率>55%。
上述幾種方法以直接側引出法效率最高,光效可達130lm/w。采用直接側引出法的LED光引出的專利文件可見中國專利申請CN200810093558.3(發明名稱:管型基元LED及管型基元LED組成的照明裝置)。該專利文件作為本申請的背景技術全文并入本申請作為參考。
在上述的已有技術中,采用1×1mil(約25×25微米)芯片直接貼裝在發光基板上(即近年來流行的COB封裝形式)。除去復雜的工藝操作之外,(例如如此眾多的芯片(如25×25微米芯片一般要求貼裝1600pis/1W)都要在貼裝工序要一一固晶、焊線、點熒光粉、點膠,雖然都是高速自動化機械來完成,但復雜程度高且綜合成本更高,直接影響LED進入白光普通照明領域),更為困難的問題是1×1mil(約25×25微米)芯片光子側引出面積與芯片正面引出面積之比例依然太小(參見上述背景技術專利文件的附圖5),將芯片設計面積進一步減小可以再提高光效,但微晶芯片的厚度3~4微米,對1×1mil(約25×25微米)芯片來說側面積僅僅350平方微米,只占25×25×2=1250平方微米的28%;如果考慮進一步提高光子引出效率,必須再減小芯片的尺寸,使得側引出面積的比例大于正面;但是從工藝成本來說,即便是技術可行成本也是不可行的。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LED芯片斜切割方法。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采用所述方法制成的發光面擴展的LED芯片的LED發光基元以及采用該LED發光基元的LED照明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案,一種LED芯片斜切割方法包括步驟:選擇n(n是大于1的整數1)片同類型LED芯片并去除每一LED芯片的襯底;通過透明電極將所述已經去除襯底的n片LED芯片的PN結串接并粘合成一個LED芯片的疊層體;按照與疊層平面呈非垂直的預定角度α斜切割所述的LED芯片的疊層體,獲得發光面擴展的LED芯片;封裝所述的發光面擴展的LED芯片。
在根據本發明上述方法的一個方案中,其中所述預定角度α被優選在0°<α≤60°之間,切割形成的發光面擴展的LED芯片的厚度在2μm~5μm之間。
在根據本發明上述方法的一個方案中,其中所述封裝采用的是COB、SDM或其它適當的封裝。
在本發明上述方法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進而采用上述形成的發光面擴展的LED芯片來構成發光基元,其中根據應用的要求把適量的發光面擴展的LED芯片進行并聯/串聯連接,而構成LED發光基元,并且根據所述構成的LED發光基元中的PN結串接的級數來確定供電電源的端電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枕流,未經陳枕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3113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