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29809.5 | 申請日: | 2012-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874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明(設計)人: | 許竣為;余俊磊;姚福偉;游承儒;楊富智;蔡俊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06 | 分類號: | H01L29/06;H01L29/778;H01L2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 11306 | 代理人: | 陸鑫;房嶺梅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遷移率 晶體管 及其 形成 方法 | ||
1.一種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HEMT),包括:
第一III-V族化合物層;
第二III-V族化合物層,設置在所述第一III-V族化合物層上方并且在組成上不同于所述第一III-V族化合物層,其中載流子溝道位于所述第一III-V族化合物層和所述第二III-V族化合物層之間;
源極部件和漏極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二III-V族化合物層上方;
p型層,設置在所述源極部件和所述漏極部件之間的所述第二III-V族化合物層的一部分上方;
柵電極,設置在所述p型層上方,其中所述柵電極包括耐熔金屬;以及
耗盡區,設置在所述載流子溝道中并位于所述柵電極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HEMT,其中,所述p型層被配置成耗盡所述耗盡區內的所述載流子溝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HEMT,其中,所述p型層提升所述第一III-V族化合物層和所述第二III-V族化合物層的界面處的導帶Ec,從而到達高于所述第一III-V族化合物層和所述第二III-V族化合物層的界面處費米能級Ef的水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HEMT,其中,所述p型層包括至少一種金屬氧化物并且具有p型導電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HEMT,其中,所述p型層的厚度在從大約3nm到大約30nm的范圍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HEMT,其中,所述p型層包括以下金屬或者其混合物的至少一種氧化物:Ni、Zn、Fe、Sn、Cu、Al、Ga、Sr。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HEMT,其中,所述p型層包括:NiOx、ZnOx、FeOx、SnOx、CuAlO2、CuGaO2或者SrCu2O2。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HEMT,其中,所述p型層包括多種摻雜劑,所述多種摻雜劑包括磷(P)、P2O5、砷(As)或者Zn3As2。
9.一種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HEMT),包括:
氮化鎵(GaN)層,設置在襯底上方;
氮化鋁(AlN)層,設置在所述GaN層上方;
源極部件和漏極部件,空間隔開并設置在所述AlN層上方,其中所述AlN層在所述源極部件和所述漏極部件之間具有基本平坦的頂面;
p型層的一部分,設置在所述AlN層的所述平坦的頂面上方;
柵電極,設置在所述p型層的一部分上方。
10.一種形成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HEMT)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III-V族化合物層上方外延生長第二III-V族化合物層,其中載流子溝道位于所述第一III-V族化合物層和所述第二III-V族化合物層之間;
在所述第二III-V族化合物上方形成源極部件和漏極部件;
在所述源極部件和所述漏極部件之間的所述第二III-V族化合物層的一部分上方沉積p型層;
在所述p型層的一部分上方形成柵電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2980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逐層地制造三維對象的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用于整理桿狀元件的方法和系統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