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以藍靛膏制備高上染率防脫色靛藍染水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29796.1 | 申請日: | 2012-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05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姜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丹寨寧航蠟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B67/00 | 分類號: | C09B67/00;C09B7/0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52106 | 代理人: | 劉安寧 |
| 地址: | 557500 貴州省黔東***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藍靛 制備 高上染率防 脫色 靛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染料有關,具體而言,與染料的原料有關,進一步來說,與藍靛染料有關。
技術背景
藍靛為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cusia?Brem)的葉經加工制得的粉末或團塊,十字花科植物菘藍、草大青、豆科植物木藍的葉也可制得藍靛。
在歷史上,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工藝技術曾經遍及東方,至今在我國許多鄉村和少數民族地區還保留利用植物染色的傳統。其中,植物染料藍靛是中國藍印花布所使用的一種特殊的植物還原染色材料。采集藍草制作藍靛在我國古籍中早有記載。然而,藍靛染料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一是染料的加工制作比較麻煩,從采集馬蘭葉到用作染料需要很多工序;二是固色牢度低,印染的物品易掉色、脫色,與其它衣物混洗會造成色污。
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蠟染制品,因產品具有著色均勻、色澤鮮艷等優點,頗受贊譽。然而蠟染的染料藍靛依然是手工制作,遠跟不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蠟染制品的需求。如何提高蠟染染料的數量和質量是一個技術難題。經檢索,尚無與藍靛染料相關的專利申請件。
為此,發明人通過攻關取得的成果,已經申請了《藍靛膏的工業化生產方法》專利,為發展蠟染制品打下基礎。但藍靛膏尚未具備染色活性,還需要進一步加工才能真正用于蠟染。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技術資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藍靛膏制備高上染率防脫色靛藍染水的方法,使藍靛膏得以在蠟染制品工業化生產得到應用,為進一步開發蠟染產品打下基礎。
發明人提供的以藍靛膏制備高上染率防脫色靛藍染水的方法包括:
(1)?軟水準備:
蠟染所用的染水必須用軟水制備,可以使用常規的離子交換法、蒸餾法制備軟水;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也可以采用草木灰制備,因為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鉀,具體做法是:取清水加熱至近沸,加入草木灰,攪拌后沉淀,濾去渣滓,即得到軟水;
(2)?溶液制備:
待軟水冷卻,加入藍靛膏和米酒,攪拌均勻,制得藍靛膏的水溶液;其中的米酒為助溶劑;
(3)?密封發酵:
把制備好的藍靛膏溶液加入保溫染池中,加蓋塑料膜密封,靜置發酵,根據季節結合染池溫度確定發酵時間;一般情況下,夏季發酵時間短而冬季長;
(4)?觀察:
發酵開始72小時后,每天定時拆封觀察染水發酵情況并做好記錄;若溶液呈藍褐色,需繼續發酵;若溶液呈淺黃色,用白色陶制容器取樣震蕩觀察,溶液中呈現淡藍色流動“云彩”,即為具有染色活性的染水;
(5)?保存備用:
將制得的染水罐裝,置于陰涼處保存備用。
上述方法的第一步中,所述清水加熱的溫度為90℃~100℃;所述加入草木灰的質量為清水質量的30%。
上述方法的第二步中,所述軟水冷卻的溫度為25℃,加入藍靛膏的質量與軟水質量的比例為2∶138;所述米酒中乙醇的質量分數為35%,所述加入的米酒質量與軟水質量的比例為1.5∶138。
上述方法的第三步中,所述發酵的時間為7~15天。
上述方法的第四步中,所述觀察的間隔時間為24小時。
發明人指出,制成的靛藍染水具有高上染率和防脫色的特點,是制備具有潤色活性的蠟染染水的基礎原料。
本發明的制備高上染率防脫色靛藍染水的方法,解決了藍靛膏的活性問題,為發展傳統的蠟染制品打下基礎。本發明是純天然植物染料技術對有機棉進行染色攻關課題成果的第二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取清水13800kg分組加熱至90℃~100℃,加入清水質量30%的草木灰,攪拌后沉淀,濾去渣滓;待軟水冷卻至25℃左右,加入藍靛膏200kg和質量分數為35%的米酒150kg,攪拌均勻,制得藍靛膏的水溶液;把制備好的藍靛膏溶液加入保溫染池中,加蓋塑料膜密封,靜置發酵10天;72小時后每天定時拆封觀察染水發酵情況并做好記錄。若溶液呈藍褐色,需繼續發酵;若溶液呈淺黃色,可用白色陶制容器取樣震蕩觀察,溶液中呈現淡藍色流動“云彩”?,說明染水充分發酵,具有活性,成為具有染色活性的染水;染水罐裝,置于陰涼處保存。該染水可以用作蠟染的染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丹寨寧航蠟染有限公司,未經貴州丹寨寧航蠟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297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屋面排氣系統
- 下一篇:嬰兒車及其車架收合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