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柴油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27682.3 | 申請日: | 2012-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44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范瑛琦;江雨生;楊克勇;王皓;杜澤學;王海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1C3/04 | 分類號: | C11C3/04;C10L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劉國平;顧映芬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柴油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生物柴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在第一近臨界反應條件下,將油脂原料和一元醇接觸反應,得到含有粗脂肪酸單烷基酯的混合物;
(2)將步驟(1)得到的含有粗脂肪酸單烷基酯的混合物送入閃蒸塔進行閃蒸除水,由塔頂得到一元醇與水的混合氣;并將所述一元醇與水的混合氣送入醇回收塔進行一元醇的回收,由塔頂得到一元醇,并將回收后的至少部分一元醇返回閃蒸塔中,返回閃蒸塔中的一元醇的量使從閃蒸塔塔釜得到的除水后的所述混合物中的水含量不高于1重量%;
(3)在第二近臨界反應條件下,使步驟(2)得到的除水后的所述混合物中的粗脂肪酸單烷基酯與一元醇接觸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2)中,返回閃蒸塔中的一元醇的量使從閃蒸塔塔釜得到的所得除水后的所述混合物中的水含量為0.5重量%以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2)中,返回閃蒸塔中的一元醇的量與步驟(1)得到的被送入閃蒸塔中的含有粗脂肪酸單烷基酯的混合物的摩爾比為1-5∶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1)中,所述第一近臨界反應條件包括反應溫度和反應壓力,反應溫度為150-350℃,反應壓力為3-8MPa。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近臨界反應條件的反應溫度為200-300℃,反應壓力為5-7MPa。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1)中,所述一元醇與原料油脂的摩爾比為1-60∶1,優選為4-15∶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3)中,所述第二近臨界反應條件包括反應溫度和反應壓力,反應溫度為150-350℃,反應壓力為1-3MPa。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近臨界反應條件的反應溫度為200-300℃,反應壓力為1.5-2.5MPa。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3)中,所述一元醇與步驟(2)所得除水后的所述混合物的摩爾比為1-60,優選為4-15∶1。
10.根據權利要求1、6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1)和步驟(3)中所述的一元醇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為碳原子數為1-6的脂肪族一元醇。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1)中,所述油脂原料和一元醇的接觸反應,以及步驟(3)中,所述步驟(2)所得除水后的所述混合物中的粗脂肪酸單烷基酯和一元醇的接觸反應為連續式進行,或者為間歇式進行。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連續式接觸反應中,所述第一近臨界反應條件還包括原料油脂進料的反應器空速為0.2-10h-1;所述第二近臨界反應條件還包括所述除水后的所述混合物進料的反應器空速為0.2-10h-1。
13.根據權利要求1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間歇式接觸反應中,所述第一近臨界反應條件還包括所述原料油脂與一元醇的接觸反應時間為0.1-5小時;所述第二近臨界反應條件還包括所述除水后的混合物與一元醇的接觸反應時間為0.1-5小時。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從步驟(3)得到的反應產物混合物中分離出一元醇以及生物柴油;分離得到的一元醇循環使用,得到的生物柴油經精制后作為產品。
15.根據權利要求1、11、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油脂原料的酸值為30-200mgKOH/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2768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測試用模塊化接口箱
- 下一篇:一種新型印制板焊接射頻同軸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