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型砂種植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27259.3 | 申請日: | 2012-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86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秦升益;陳梅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仁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10 | 分類號: | A01G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張建綱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型砂 種植 結構 | ||
1.一種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種植容器以及鋪設于所述種植容器內的多孔種植砂和營養種植砂;
所述多孔種植砂為由天然沙粒與至少包含有親水性粘結劑的粘結劑粘結而成的具有多孔結構的砂球,相鄰所述天然沙粒之間形成適宜吸附的孔隙;
所述營養種植砂包括所述多孔種植砂以及包覆于所述多孔種植砂表面的營養膜;
所述種植容器由防水透氣顆粒與憎水性粘結劑粘結而成,相鄰所述防水透氣顆粒之間形成氣體分子可以透過但液態水分子不能透過的孔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種植砂和所述營養種植砂混合均勻并鋪設于所述種植容器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種植砂和所述營養種植砂分別鋪設形成多孔種植砂層和營養種植砂層,并間隔鋪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種植砂層和所述營養種植砂層的厚度為1-5c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種植砂層和所述營養種植砂層的厚度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然沙粒為粒徑相同或相近似的沙粒。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然沙粒的粒徑為40-70目。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相鄰所述天然沙粒之間的孔隙為50-300μm。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砂球的直徑為0.1-2cm。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結劑占所述天然沙粒的重量份數的20-30%。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親水性粘結劑占粘結劑總量的30-60%。
12.根據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親水性粘結劑為親水性樹脂粘結劑。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親水性樹脂粘結劑為側鏈含有親水性羧酸鹽、磺酸鹽、銨鹽、羥基或主鏈含有非離子型親水鏈段的環氧樹脂、聚氨酯和丙烯酸樹脂中的一種或幾種。
14.根據權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營養膜為適宜目標種植植物生長的營養液負載于所述多孔砂球的孔隙中及外表面而形成的膜。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營養膜的厚度為10-200μm。
16.根據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復合型砂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標種植植物包括以莖葉和根系作為果實的植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仁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仁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2725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