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23688.3 | 申請日: | 2012-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1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偉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4 | 分類號: | A61K36/8994;A61P17/10;A61K35/64;A61K35/56;A61K33/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痤瘡 中藥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座瘡是一種青春發育期常見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性疾患,好發于青年人顏面、胸、背等處,表現為黑頭粉刺、炎性丘疹、繼發性膿皰或結節,俗稱“粉刺”、“痤瘡”。
本病多因肺經血熱熏蒸顏面,或過食辛辣厚味,脾胃積濕生熱,濕熱熏蒸面部,或素體濕盛,外蘊肌膚,或沖任血熱上沖,復感風毒之邪,或脾虛濕停生痰,郁而化熱,痰濕夾熱凝滯肌膚而致。
皮疹好發于青年人的顏面、前胸、肩背等皮脂腺豐富部分,常伴有皮脂溢出。初期基本損害為針頭大小圓錐形的毛囊性丘疹,丘疹頂端有黑色小點,即黑頭粉刺,擠壓時有黃白色帶黑頭的脂樣栓塞物排出,可繼發感染形成膿皰,潰后可形成疤痕,亦可發展成為結節囊腫,皮損一般散在分布。
發明內容
為了有效的治療痤瘡,減少患者的痛苦,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配方合理,成本低,具有多種營養豐富的中草藥,有效的排除人體內的毒素、增加血液循環,增強人體基本體質,有效的治療了痤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治療痤瘡的中藥制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柴胡8-12、當歸8-12、豆豉8-12、生石膏28-32、知母8-12、蒼術8-12、紫珠葉8-12、炙麻黃5-7、石南葉13-18、炒薏苡仁13-18、玄參5-10、蟬蛻3-8、桑椹子8-12、甘馬菜5-7、黃芩13-18、虎杖13-18、赤白芍各10-15、白芷3-8、甘草8-12、枇杷葉5-10、玉米芯28-32、五味子8-10、珍珠粉0.5-0.7、連翹13-18、小茴香8-12、桂枝8-12、元胡8-12、黃芪8-12、葛根13-18、田七葉0.8-1.2和茯苓15-25。
治療痤瘡的中藥制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柴胡10、當歸10、豆豉10、生石膏30、知母10、蒼術10、紫珠葉10、炙麻黃6、石南葉15、炒薏苡仁15、玄參8、蟬蛻5、桑椹子10、甘馬菜6、黃芩15、虎杖15、赤白芍各12、白芷5、甘草10、枇杷葉8、玉米芯30、五味子9、珍珠粉0.6、連翹15、小茴香10、桂枝10、元胡10、黃芪10、葛根15、田七葉1和茯苓20。
治療痤瘡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研磨粉碎,混合均勻,加水煎熬20-30分鐘,即可飲用。
用法及用量:每日一劑,每劑150-200g,水煎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配方合理,成本低,具有多種營養豐富的中草藥,有效的排除人體內的毒素、增加血液循環,增強人體基本體質,有效的治療了痤瘡。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治療痤瘡的中藥制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柴胡10、當歸10、豆豉10、生石膏30、知母10、蒼術10、紫珠葉10、炙麻黃6、石南葉15、炒薏苡仁15、玄參8、蟬蛻5、桑椹子10、甘馬菜6、黃芩15、虎杖15、赤白芍各12、白芷5、甘草10、枇杷葉8、玉米芯30、五味子9、珍珠粉0.6、連翹15、小茴香10、桂枝10、元胡10、黃芪10、葛根15、田七葉1和茯苓20。
治療痤瘡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研磨粉碎,混合均勻,加水煎熬20-30分鐘,即可飲用。
病例1:丁某,男,24歲;
2010年8月15日:口唇鼻周痤瘡時發1年余,患者近1年余口唇鼻周痤瘡時發,無癢痛,口周、前額皮膚色黃,唇干,喜涼食,尿赤,大便調,平素心煩急躁,舌紅,苔黃膩,脈弦滑,經服用本發明的藥物半月,痤瘡癥狀減少,繼續服用1-2個月,痤瘡癥狀完全消失。
病案2:田某,女,34歲;
2009年9月11日初診:面部痤瘡半年,面色暗,經前痤瘡明顯,急躁易怒,大便干,每日1次,月經提前,經量少,色暗,無血塊,神疲乏力,舌暗紅,舌體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弦細,經服用本發明的藥物2個月,痤瘡癥狀減少,繼續服用3-4個月,痤瘡癥狀完全消失。
病案3:朱某,女,19歲;
2011年2月13日初診:面部痤瘡半年,面色暗,經前痤瘡明顯,急躁易怒,大便干,每日2次,月經提前,經量少,色暗,無血塊,神疲乏力,舌暗紅,舌體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弦細,經服用本發明的藥物1-2個月,痤瘡癥狀減少,繼續服用3-4個月,痤瘡癥狀完全消失。
病案4:宋某,男,26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偉,未經王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2368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熒光微球標記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雙質量件飛輪鎖閉離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