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狂犬病毒的結合分子2F5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22898.0 | 申請日: | 2012-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40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孫兵;馬利艷;邊超;王凌凌;陳愛中;凌志洋;賈茜;魏敬雙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7K16/10 | 分類號: | C07K16/10;C12N15/13;G01N33/577;G01N33/569;A61K39/42;A61P31/14;C12N15/63;C12N1/21;C12N1/19;C12N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陳靜 |
| 地址: | 20003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狂犬病毒 結合 分子 f5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和免疫學領域;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抗狂犬病毒的結合分子。
背景技術
狂犬病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可以在人類和動物之間傳播。大多數人類的狂犬病毒感染始于被RV病毒感染的動物咬傷或抓傷,病毒通過動物唾液進入人體。人類患狂犬病的臨床表現可分為四個階段,潛伏期(平均1-3個月,沒有任何癥狀)、前驅期(感染者開始出現全身不適、發燒、疲倦、不安等癥狀)、興奮期(全身痙攣、幻覺、怕水怕光怕風)、昏迷期(深度昏迷,最后因咽喉部痙攣窒息身亡或衰竭而死)。在未接種疫苗的動物或人類中,患狂犬病幾乎是100%死亡率(參考A?Human?Monoclonal?Antibody?Cocktail?as?a?Novel?Component?of?Rabies?Postexposure?Prophylaxis,2007)。
全球,每年大約有一億人需要狂犬病毒的暴露后處理,約有4-7萬人每年死于狂犬病,95%主要集中在非洲、中國和印度。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對于狂犬病的安全、有效、價格低廉的預防治療方法。
狂犬病毒(Rabies?virus,RABV)屬于彈狀病毒科彈狀病毒屬,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體。它的外形呈彈狀,核衣殼呈螺旋對稱,表面具有包膜,內含有單鏈RNA。病毒顆粒外有囊膜,內有核蛋白殼。囊膜的最外層有由糖蛋白構成的許多纖突,排列比較整齊,此突起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機體產生中和抗體。病毒含有5種主要蛋白(L、N、G、M1和M2)和2種微小蛋白(P40和P43)。L蛋白呈現轉錄作用;N蛋白是組成病毒粒子的主要核蛋白,是誘導狂犬病細胞免疫的主要成分,常用于狂犬病病毒的診斷、分類和流行病學研究;G蛋白是構成病毒表面纖突的糖蛋白,具有凝集紅細胞的特性,是狂犬病病毒與細胞受體結合的結構,在狂犬病病毒致病與免疫中起著關鍵作用;M1蛋白為特異性抗原,并與M2構成細胞表面抗原。
目前用來預防那些已暴露在狂犬病毒下的人出現類似狂犬病的癥狀的主要方法,就是使用減毒的狂犬病毒作為疫苗再結合從免疫過的人或馬體內獲得的免疫球蛋白。但這些血液制品的安全問題及批次間的不穩定性等大大限制了該方法的應用性,迫使人們尋求新的預防和治療狂犬病的方法。
治療性抗體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早有報道,抗血清用于治療SARS和重癥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者的案例已經證明了抗體在治療病毒感染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具有中和活性的抗狂犬病毒的全人單克隆抗體具有以下潛在優勢:一方面它可以阻斷病毒與靶細胞的結合;另一方面通過補體和T細胞、NK細胞等效應細胞的作用,將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殺死。1986年,第一株治療器官移植出現的排斥反應的鼠單抗——莫羅單抗-CD3(murmonabCD3,hoclone?OKT3)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但由于其在人體內會產生人抗鼠抗體(HAMA)反應,限制了應用。隨著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基因工程抗體迅速發展,嵌合抗體,人源化抗體和全人抗體生產技術不斷發展,將HAMA反應降至最低乃至消除。2009年,美國FDA批準的14個藥物中有4個為全人抗體,這標志著全人治療性單克隆抗體時代的來臨,全人抗體成為抗體藥物未來的發展方向(參考A?Human?Monoclonal?Antibody?Cocktail?as?a?Novel?Component?of?Rabies?Postexposure?Prophylaxis,2007)。
狂犬病毒主要蛋白中的G蛋白,能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從而使病毒具有神經毒性,并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使體內產生保護性中和抗體的蛋白,因而成為科學家們研究制備抗體藥物的對象。圖8為G蛋白的結構示意圖。狂犬病病毒G蛋白通常由524個氨基酸組成,其中前19個氨基酸構成疏水性信號肽,介導G蛋白進入內質網,信號肽被切除后形成由505個氨基酸組成的成熟G蛋白。成熟G蛋白在結構上分為3個區域:1~439位氨基酸構成膜外區,位于病毒顆粒包膜的表面,攜帶有狂犬病病毒主要的抗原決定位點,并參與受體識別和膜融合的過程;440~461為跨膜區,與G蛋白在病毒脂質雙層膜上的固定有關;462~505為膜內區,位于病毒包膜內表面,提供M與N的作用位點(參考AHuman?Monoclonal?Antibody?Cocktail?as?a?Novel?Component?of?Rabies?Postexposure?Prophylaxis,200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228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耐熱型可降解樹脂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懸臂寬頻MEMS壓電俘能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