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銅、鈷、鎳復合堿式碳酸鋅及衍生復合氧化物及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22237.8 | 申請日: | 2012-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581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慧;高志月;王誦;任芳鶴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7/236 | 分類號: | B01J27/236;B01J23/80;B01J37/10;B01J37/08;B01J20/02;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誼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劉月娥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碳酸 衍生 氧化物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銅、鈷、鎳復合堿式碳酸鋅及衍生復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
多級結構銅、鈷、鎳復合堿式碳酸鋅的化學式為:M2+xZn2+1-x(CO3)0.25(OH)1.5;其衍生復合氧化物的化學式為:M2+xZn2+1-xO;
其中,M2+為Cu2+、Ni2+、Co2+的二價金屬離子中的任意一種;
x為M2+金屬離子與總的二價金屬離子(M2++Zn2+)的摩爾比,且0.013<x<0.28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級結構銅、鈷、鎳復合堿式碳酸鋅及衍生復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該多級結構銅、鈷、鎳復合堿式碳酸鋅是由長度為1~2μm,寬度為500nm~1μm,厚度為20~100nm的層片傾斜交錯自組裝成8~20μm的三維花狀結構;該衍生復合氧化物保持原有前體的形貌,并且層板間形成20~50nm復合氧化物小顆粒堆積的10~30nm間隙孔。
3.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結構銅、鈷、鎳復合堿式碳酸鋅及衍生復合氧化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二價金屬離子M2+的可溶性鹽,二價金屬離子Zn2+的可溶性鹽和尿素溶于去離子水中配成混合溶液;其中,M2+/Zn2+的摩爾比為0.01~0.20,尿素/總的二價離子(M2++Zn2+)的摩爾比為2~10,總的二價離子(M2++Zn2+)濃度為0.0156~0.0625mol/L;
(2):將混合溶液置于帶電動攪拌的100~500mL四口燒瓶中,將0.1mol/L?HCl溶液滴加到混合溶液中,調節至PH=4,待穩定后,全部轉入高壓反應釜中;
(3):將密閉的高壓反應釜置于90~110℃的烘箱中,反應釜內混合溶液在自生壓力下晶化24~72小時;晶化結束后漿液離心,將漿液離心后得到的沉淀物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再用無水乙醇洗滌一次后,在60~80℃的條件下真空干燥24~48小時,得到一種多級結構銅、鈷、鎳復合堿式碳酸鋅M2+xZn2+1-x(CO3)0.25(OH)1.5;
(4):將M2+xZn2+1-x(CO3)0.25(OH)1.5放入N2氣氛管式爐中,焙燒300~500℃,升溫速率2~10℃/min保溫1~3小時,得到其衍生復合氧化物M2+xZn2+1-xO。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2+為Cu2+、Co2+、Ni2+的二價離子的任意一種;且M2+和Zn2+的可溶性鹽的陰離子為NO3-、Cl-、I-中的任何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化工大學,未經北京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2223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懸絲式血流變儀測量機構自動清洗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鋼材交易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