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鱗片式反射燈具及其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22121.4 | 申請日: | 2012-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615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埃賽力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7/10;F21V7/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鱗片 反射 燈具 及其 設計 方法 | ||
1.一種鱗片式反射燈具,包括光源(1),其特征在于,所述鱗片式反射燈具還包括鱗片式反射杯(2),所述光源(1)設置在鱗片式反射杯的光學中點(21)正前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鱗片式反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為LED或燈絲或朗伯型面光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鱗片式反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鱗片式反射杯(2)包括多個鏡面單元(22),所述鏡面單元(22)相互緊密拼接,形成自由曲面。
4.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鱗片式反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鱗片式反射杯的鏡面單元(22)為直角三角形或矩形的平面反射鏡。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鱗片式反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鱗片式反射杯的鏡面單元(22)通過以下方法拼接:
首先以光源(1)位置、鱗片式反射杯的光學中點(21)位置、預期光斑的形狀與位置為初始條件,根據幾何光學成像原理,確定經過鱗片式反射杯的光學中點(21)的水平子午線和豎直子午線上的鏡面單元節點的位置,鏡面單元節點為鏡面單元的頂點;
依據水平子午線和豎直子午線上的鏡面單元節點的位置,利用幾何光學的迭代原理,將鱗片式反射杯上的其余位置的鏡面單元節點的位置迭代出來;
依據所有的鏡面單元節點的位置確定鏡面單元的位置,再進行鏡面單元拼接。
6.一種鱗片式反射燈具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設定以下的初始條件:光源(1)坐標位置、照明區域(3)邊界點坐標、鱗片式反射杯的光學中點(21)位置、鱗片式反射杯(2)的邊緣位置;其中鱗片式反射杯的光學中點(21)為迭代初始點,且該點與光源(1)位置的連線垂直于照射區域(3)所在平面;
S2)在鱗片式反射杯的光學中點(21)上作水平子午線和豎直子午線,水平子午線和豎直子午線相互垂直,且分別平行于照射區域(3)所在平面;依據S1步驟中的初始條件,利用幾何光學的迭代方法,迭代出沿水平子午線和豎直子午線方向分布的鏡面單元節點,該鏡面單元節點為鏡面單元的頂點,一直迭代至鱗片式反射杯(2)的邊緣位置;
S3)依據S2中迭代出來的沿水平子午線和豎直子午線方向分布的鏡面單元節點,利用幾何光學的迭代方法,迭代出鱗片式反射杯(2)的其他位置的鏡面單元節點,一直迭代至鱗片式反射杯(2)的邊緣位置;
S4)依據步驟S2和S3迭代出來的鏡面單元節點設定三角形鏡面單元。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鱗片式反射燈具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S5)依據步驟S4的三角形鏡面單元,每兩個相鄰的三角形鏡面單元擬合成一個矩形的鏡面單元。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鱗片式反射燈具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還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201)從照明區域(3)的其中一個邊緣位置,以鱗片式反射杯的光學中點(21)位置為迭代初始點,向鱗片式反射杯的光學中點(21)位置引直線,并延長該直線至一點,使得延長的部分與光源到鱗片式反射杯的光學中點(21)位置的距離相等;
S202)連接延長點與光源(1)位置點,并作該連線的中垂線,由于幾何對稱關系,該中垂線經過鱗片式反射杯的光學中點(21)位置;
S203)連接延長點與邊緣位置的相對另一邊緣位置,并與S202步驟中的中垂線相交,相交的點即為鏡面單元節點;
S204)以步驟S203產生的鏡面單元節點為新的迭代初始點,進行步驟S201至S203的迭代,直到迭代遇到鱗片式反射杯(2)的預定邊緣。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鱗片式反射燈具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還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301)取水平子午線為x軸,豎直子午線為y軸,鱗片式反射杯與光源連線為z軸,取水平子午線和豎直子午線上,緊鄰鱗片式反射杯光學中點(21)的各一個鏡片光學節點作為迭代初始點,進行步驟S2中的迭代,得到兩個迭代結果點;兩個迭代結果點的x坐標與y坐標相同,z坐標不同,取擬合迭代點的z坐標為兩個迭代結果點z坐標的算術平均值,取擬合迭代點的x坐標與y坐標為兩個迭代結果點的x坐標與y坐標,得到擬合迭代點的初始位置;
S302)計算光源在經過初始迭代點和擬合迭代點組成的三角形反射面后,在照明區域(3)所在平面上的投影;
S303)計算S302步驟中的實際投影與預期光斑各頂點的對應偏移量,并取其中的最大值;
S304)利用二分法,調節擬合迭代點的z坐標,使得步驟S303中的最大偏移量最小;
S305)以步驟S304產生的鏡面單元節點為新的迭代初始點,進行步驟S301至S304的迭代,直到迭代遇到鱗片式反射杯(2)的預定邊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埃賽力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埃賽力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2212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非固定觸點式熱電偶
- 下一篇:條形砌塊式建筑內隔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