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北冬蟲夏草無公害栽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21907.4 | 申請日: | 2012-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30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祖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新港農產品產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張利強 |
| 地址: | 2155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冬蟲夏草 公害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北冬蟲夏草無公害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蛹蟲草,屬于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麥?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蟲草屬(?Cordyceps),又稱北冬蟲夏草,是我國和世界比較著名的食藥用真菌,具有滋肺益氣、增精益腎、止血化痰、抑制腫瘤、延緩衰老、提高機體免疫力之功效。蟲草以其較好的抗腫瘤、抗病毒、抗菌消炎、抗疲勞及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大量的藥物化學、物理及臨床研究表明,蛹蟲草的藥效與冬蟲夏草極為相似,其主要藥用成分蟲草素、蟲草酸、蟲草多糖含量及SOD活性等均高于冬蟲夏草,因此其可用作冬蟲夏草的替代品。但由于蛹蟲草野生資源極少,天然藥材來源十分有限,價格昂貴,因此人工栽培蛹蟲草具有特殊的意義。但是,隨著冬蟲夏草用途的日益廣泛,用量越來越大,導致冬蟲夏草資源的過度采集和野生資源枯竭。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對蟲草的需求,國內外學者紛紛開展了人工培育蟲草的研究。目前,蛹蟲草的栽培以蠶蛹和大米、小麥等麥粒培養基栽培為主,并取得廣泛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菌種活化:將冰箱保存的斜面菌種采用固體培養方法或液體發酵方法進行活化培養,25?℃靜置培養?48?h得到活化菌種;固體培養方法按PDA?綜合培養基配方配制,高壓滅菌后制斜面,將保藏的菌種接入新制的培養基中,將接好的菌種置于25℃恒溫箱中培養,至潔白的菌絲體長滿試管斜面;液體發酵方法將PDA?斜面培養基上經過活化的蛹蟲草菌種,接入上述5?種液體培養基中在?25℃、?130?r·min-1、?光照?12?h?的條件下進行搖瓶發酵。培養基的制備:每栽培盒裝大米300?g、玉米粗粉20g,?蠶蛹粉0.156?g/g,然后用聚丙烯薄膜包扎,在?121℃?滅菌?1.?5h,每盒接入液體菌種?100ml,使菌種均勻覆蓋培養基表面,然后將栽培盒移入恒溫?25℃?進行培養,基質含水率64%~?69%,優選66.75%。發菌條件:?溫度15~18℃,空氣相對濕度70%~80%,光照強度300~400lx;轉色與原基形成條件:溫度18~21℃,空氣相對濕度85%~95%,光照強度800~1000lx;子座生長條件:溫度15~18℃,空氣相對濕度85%~95%,光照強度800~1000?lx;所有栽培瓶隨機堆放,并定期調換堆放位置,保持溫度、光照均勻,整個培養過程保持栽培室內空氣新鮮;移栽:待菌絲長滿后,將栽培盒移入出草室內,在薄膜中央扎?4~6?個孔,保持相對濕度?58%?~95%?和足夠的散射光,維持溫度?20℃,待子實體長至?5?~8cm,上部布滿顆粒狀的子囊時采收,然后用已滅菌的鑷子清理干凈出草面,每盒加?30ml?無菌水,蓋好薄膜,繼續培養15d,出第?2?茬。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應當理解,優選實施例僅為了說明本發明,而不是為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菌種活化:將冰箱保存的斜面菌種采用固體培養方法或液體發酵方法進行活化培養,25?℃靜置培養?48?h得到活化菌種;固體培養方法按PDA?綜合培養基配方配制,高壓滅菌后制斜面,將保藏的菌種接入新制的培養基中,將接好的菌種置于25℃恒溫箱中培養,至潔白的菌絲體長滿試管斜面;液體發酵方法將PDA?斜面培養基上經過活化的蛹蟲草菌種,接入上述5?種液體培養基中在?25℃、?130?r·min-1、?光照?12?h?的條件下進行搖瓶發酵。培養基的制備:每栽培盒裝大米300?g、玉米粗粉20g,?蠶蛹粉0.156?g/g,然后用聚丙烯薄膜包扎,在?121℃?滅菌?1.?5h,每盒接入液體菌種?100ml,使菌種均勻覆蓋培養基表面,然后將栽培盒移入恒溫?25℃?進行培養,基質含水率64%~?69%,優選66.75%。
發菌條件:?蛹蟲草的各個生長發育階段都有最適溫度及溫度的上下臨界點,是其生長過程中重要的環境因子之一。接種、養菌時需控制在18?℃以內;菌絲體的生長溫度在?6~30?℃,低于6?℃或高于?30?℃停止生長?,甚至死亡?,最適生長溫度為18~22?℃;子實體最適生長溫度為?16~23?℃,高于?25?℃或低于10?℃時停止生長?;原基分化時需保持?5~10?℃的溫差刺激。實際生產中,一般的溫度控制范圍為:發菌?15~20?℃、出草16~23?℃、長草?20~25?℃。在栽培時遇養菌期或出草期室內溫度偏高,則宜采用空調降溫,以減少真菌和細菌的感染,并在催草期、出草期要將增氧、增光、補水、通風和變溫等措施協調到位,以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溫度15~18℃,空氣相對濕度70%~80%,光照強度300~400lx;轉色與原基形成條件:溫度18~21℃,空氣相對濕度85%~95%,光照強度800~1000lx;子座生長條件:溫度15~18℃,空氣相對濕度85%~95%,光照強度800~1000?lx;所有栽培瓶隨機堆放,并定期調換堆放位置,保持溫度、光照均勻,整個培養過程保持栽培室內空氣新鮮;移栽:待菌絲長滿后,將栽培盒移入出草室內,在薄膜中央扎?4~6?個孔,保持相對濕度?58%?~95%?和足夠的散射光,維持溫度?20℃,待子實體長至?5?~8cm,上部布滿顆粒狀的子囊時采收,然后用已滅菌的鑷子清理干凈出草面,每盒加?30ml?無菌水,蓋好薄膜,繼續培養15d,出第?2?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新港農產品產銷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市新港農產品產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219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破碎機
- 下一篇:用于接入無線網絡的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