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刮除海綿銅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21467.2 | 申請日: | 2012-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81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繼向;劉世青;吳生貴;錢海林;宋麗蕓;李云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C25C7/08 | 分類號: | C25C7/08;C25C1/08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蘭 |
| 地址: | 73006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色金屬濕法冶煉行業的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鎳電解造液車間中用于刮除沉積在陰極板上海綿銅的裝置。
背景技術
造液是濕法電解鎳過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它的作用是補充電解完成后陽極液中的鎳離子,同時還有脫銅的作用。因為銅離子的析出電位比鎳離子正,所以電解液中的銅離子會在陰極上析出,在陰極上形成海綿銅。
造液過程中,當陰極上的海綿銅沉積到一定厚度時,會影響造液生產的正常進行,需要刮除海綿銅。傳統刮除海綿銅的方法是車間工人需站在電解槽的陰陽極棒上將每片陰極提起,對其進行抖動,使陰極板上附著的海綿銅部分脫落,該操作勞動強度極大,生產效率很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快捷、勞動強度小且生產效率高的刮除海綿銅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刮除海綿銅裝置,所述的刮除海綿銅裝置包括上、下壓板、橡膠板及上、下橫桿;所述上、下橫桿之間放置橡膠板后固接為整體組件,以該整體組件的兩件為一組橫桿夾,排列后將其上、下橫桿的兩端安裝在所述上、下壓板之間并用吊環和緊固件固定為一體。
本發明可以實現海綿銅的機械化刮除,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高效、勞動強度小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局部視圖。
圖3為本發明與電解槽裝配示意圖。
圖中所示的標號是:1是上壓板;2下壓板;3是橡膠板;4是上橫桿;5是下橫桿;6是緊固件;7是整體組件;8是吊環;9是陰極板;10電解槽;11是螺母;12是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理解,以下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如圖1、2所示,一種刮除海綿銅裝置,所述的刮除海綿銅裝置包括上、下壓板1、2、橡膠板3及上、下橫桿4、5;所述上、下橫桿4、5之間放置橡膠板3后以緊固件6固接為整體組件7,以該整體組件7的兩件為一組橫桿夾,排列后將其上、下橫桿4、5的兩端鑲嵌在所述上、下壓板1、2之間的鋸齒凹槽中并用吊環8和緊固件6固定為一體成類似梯子狀的結構。該吊環8還用來吊裝本發明。
圖3為本發明與電解槽裝配示意圖。具體地,在聚合物混凝土電解槽10的內壁預埋一定數量的螺母11,支撐桿12通過螺母11固定。此裝置裝配完成后,通過吊環8將本發明吊放在支撐桿12上即可。陰陽極板吊裝時,陽極板通過橫桿之間的空擋懸掛在電解槽10內,陰極板9通過每組橫桿夾的兩片橡膠板3之間的縫隙懸掛在電解槽10內。
當進行刮除海綿銅操作時,借助造液車間的出裝陰陽極板吊架,用天車將半槽內的陰極板9一次吊起至一定高度,在陰極板9上升過程中穿過每組橫桿夾的兩片橡膠板3之間的縫隙,附著在陰極板9上的海綿銅被兩片橡膠板3刮除干凈,從而實現海綿銅的機械刮除。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未經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2146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