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下穿既有鐵路施工時減小軌道施工沉降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19787.4 | 申請日: | 2012-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350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明(設計)人: | 辛振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B27/00 | 分類號: | E01B27/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01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既有 鐵路 施工 減小 軌道 沉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隧道下穿既有鐵路施工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下穿既有鐵路施工時減小軌道施工沉降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減小既有運營軌道的施工沉降和擾動的方法為:化學注漿加固地層法,即提前對既有鐵路路基地層及下方一定范圍內的地層進行提前注漿加固,提高土體參數,以此減小隧道等建筑物下穿或者臨近線路施工過程中帶來的施工沉降和擾動。但是注漿加固方法有諸多缺點:首先,注漿加固施工本身就會對既有路基產生擾動沉降,特別是黃土地區,黃土的濕陷性十分明顯,注漿施工本身就會產生較大沉降,限制了注漿加固方法;其次,大面積注漿加固會給后續施工帶來較多困難,土體參數大面積提高,開挖困難,在不允許采用爆破施工的條件下,施工進度緩慢,掘進施工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為了解決現有的減小既有運營軌道的施工沉降和擾動的方法存在上述的缺陷,用簡便的物理方法有效減小下方隧道施工對營運鐵路的沉降和擾動,保證加固效果和工程質量的同時,使得施工作業安全、方便、快捷。
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下穿既有鐵路施工時減小軌道施工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在既有營運鐵路線的兩軌枕之間清理道砟形成方形槽,
2)、在方形槽內放入方木于軌道下方,在方木上套上六個U形雙頭螺絲,并將U形雙頭螺絲兩兩調整到方木上對應預放置剛性分配梁的位置的兩側,并用墊塊填充軌道與方木之間的空隙,保證軌道的受力能及時傳給方木,
3)、在軌道兩側和中間分別放置一根剛性分配梁,然后將每根方形分配梁兩側已經預設的U形雙頭螺絲通過兩塊勒緊鋼帶連接、并用螺母鎖緊,然后在剛性分配梁上擰入將剛性分配梁和方木壓緊的壓緊螺絲。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剛性分配梁系統,把列車荷載有效分配,大大減少應力集中程度和對施工擾動的敏感程度,同時大大減少了軌道的沉降,有效保證了列車的正常通行,同時物理加固方法代替注漿加固方法,不僅減沉效果明顯提升,而且大大節約施工成本,同時有效節約工期。本發明簡便易操作,適應行強,工作效率高,方遍大面積應用和推廣,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明顯,在越來越多的下穿營運鐵路施工工況極具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既有鐵路線的示意圖,
圖2為在兩軌枕之間清理出方形槽的示意圖,
圖3為在方木與軌道之間的空隙塞入墊塊的示意圖,
圖4為剛性分配梁系統的示意圖,
圖5為完成軌道加固的示意圖,
圖中:1-軌道,2-道砟,3-軌枕,4-方形槽,5-方木,6-墊塊,7-剛性分配梁,8-U形雙頭螺絲,9-勒緊鋼帶,10-壓緊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作進一步說明。
下穿既有鐵路施工時減小軌道施工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在既有營運鐵路線(如圖1所示)的兩軌枕3之間清理道砟形成方形槽4,方形槽的尺寸配合方木的尺寸設置,如圖2所示,
2)、在方形槽4內放入方木5于軌道1下方,在方木5上套上六個U形雙頭螺絲8,并將U形雙頭螺絲8兩兩調整到方木5上對應預放置剛性分配梁7的位置的兩側,并用墊塊6填充軌道1與方木5之間的空隙,保證軌道的受力能及時傳給方木,
3)、如圖4、圖5所示,在軌道1兩側和中間分別放置一根剛性分配梁7,然后將每根方形分配梁7兩側已經預設的U形雙頭螺絲8通過兩塊勒緊鋼帶9連接、并用螺母鎖緊,然后在剛性分配梁7上擰入將剛性分配梁7和方木5壓緊的壓緊螺絲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1978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定位功能的海洋腐蝕實海試驗掛板浮筏
- 下一篇:筒紗緊密度測量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