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雨水、污水中顆粒物一體化凈化裝置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19375.0 | 申請日: | 2012-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748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龍;李俊奇;費普鴻;車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C02F1/38;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麗巖;唐曉麗 |
| 地址: | 1000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雨水 污水 顆粒 一體化 凈化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雨水、污水中顆粒物一體化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由旋流沉砂單元、變徑沉淀單元和升流式過濾單元三部分豎向疊加布置構成;所述旋流沉砂單元包括旋流沉砂筒(11)、進水管(6)、排砂管(10)、虹吸罩(2)、虹吸管(1)、水封槽(13)、排水管(14)、穿孔板I(17)、穿孔板II(16)和穿孔板III(15);所述變徑沉淀單元包括變徑沉淀池(7);所述升流式過濾單元包括過濾室外殼(18)、過濾室底板(19)、濾池(20)、濾料(3)和過濾出水口(5);
所述旋流沉砂筒(11)設于裝置下半部,變徑沉淀池(7)套于旋流沉砂筒(11)上部,變徑沉淀池(7)為上寬下窄的漏斗形結構,進水管(6)穿過變徑沉淀池(7)側壁沿切向與旋流沉砂筒(11)連通,旋流沉砂筒(11)頂部由水平連接的穿孔板I(17)及豎向連接的穿孔板III(15)與變徑沉淀池(7)連通,旋流沉砂筒(11)側壁在變徑沉淀池(7)底部位置設有穿孔板II(16),穿孔板II上開有顆粒物回流孔(22),旋流沉砂筒(11)下部為集砂區(9),旋流沉砂筒(11)下部一側連接排砂管(10),另一側連接水封槽(13),水封槽(13)上部連接排水管(14),旋流沉砂筒(11)內部豎向設有L形虹吸管(1),虹吸管(1)下部的虹吸出水口(12)經旋流沉砂筒(11)側壁伸入水封槽(13)內,虹吸管(1)上部的虹吸進水口(21)經穿孔板I(17)中心向上伸入位于裝置上部的虹吸罩(2)內,虹吸罩底部與設于變徑沉淀池(7)頂面的過濾室底板(19)中心連接,過濾室底板(19)上設有連通變徑沉淀池(7)與濾池(20)的孔,濾池(20)設于過濾室底板(19)上,濾池(20)內填充有濾料(3),濾池(20)頂邊設有高于濾料(3)的溢流堰(4),濾料(3)上表面留有自由水面,濾池(20)外整體罩有過濾室外殼(18),濾池(20)外壁與過濾室外殼(18)內壁之間留有水流間隙,過濾室外殼(18)下部連接過濾出水口(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中顆粒物一體化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沉砂筒(11)下部設有套于虹吸管上的傾斜擋板(8),傾斜擋板(8)整體為托盤狀,中心設有穿孔,穿孔與虹吸管(1)之間留有使顆粒物通過的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中顆粒物一體化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I(17)為圓形,板面上分布有圓形透水孔(24),板面中心開有虹吸管穿孔(2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中顆粒物一體化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II(16)上的顆粒物回流孔(22)為三角形鋸齒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中顆粒物一體化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III(15)上的孔為豎向的條形孔(2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中顆粒物一體化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料(3)為陶粒濾料、纖維濾料或天然礦物質濾料。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中顆粒物一體化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水面的高度為濾料高度的0.5~1.0倍。
8.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7所述雨水、污水中顆粒物一體化凈化裝置的雨水、污水中顆粒物一體化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步驟:
步驟一,旋流沉砂,雨水、污水經進水管(6)沿切向進入旋流沉砂筒(11)內,依靠旋流產生的離心力,去除水體中粒徑較大的顆粒物,沉淀下來的顆粒物落入集砂區(9)內;
步驟二,沉淀,旋流沉砂筒(11)出水通過穿孔板I(17)和穿孔板III(15)進入變徑沉淀池(7)內,水體中的漂浮物被穿孔板I(17)和穿孔板III(15)攔截,流入變徑沉淀池(7)內的雨水、污水逐漸上升,過水斷面面積增加、流速降低,進一步去除水體中粒徑較小的顆粒物,沉淀下來的顆粒物通過穿孔板II(16)上的顆粒物回流孔(22)落入旋流沉砂筒(11)的集砂區(9)內;
步驟三,過濾出水,變徑沉淀池(7)出水通過過濾室底板(19)上的孔進入濾池(20)內,通過濾料(3)的過濾作用進一步去除水體中的顆粒物,濾池(20)通過溢流堰(4)出水,最后由過濾室外殼(18)上的過濾出水口(5)排出;
步驟四,虹吸式負壓反沖洗,隨著濾料(3)對水體阻力的增加,虹吸罩(2)內的水位逐漸上升,最終從虹吸管(1)的虹吸進水口(21)進入,使虹吸管內出現負壓形成虹吸,此時濾料(3)表面的自由水面突然下降,反沖洗濾料(3),當濾池(20)內水位降至低于穿孔板III(15)時,虹吸破壞,升流式過濾單元進入下一個運行周期,虹吸出水通過虹吸出水口(12)排入水封槽(13)內,再由排水管(14)外排,反沖洗排出的顆粒物落入旋流沉砂筒(11)的集砂區(9)內,顆粒物最終通過排砂管(10)外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建筑工程學院,未經北京建筑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1937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掉眼鏡
- 下一篇:大斷面空心管坯連續鑄造裝置及其鑄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