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硅波導上刻槽制備硅基混合激光器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19276.2 | 申請日: | 2012-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38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明(設計)人: | 于紅艷;周旭亮;邵永波;袁麗君;王寶軍;潘教青;王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S5/20 | 分類號: | H01S5/20;H01S5/24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湯保平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波導 上刻槽 制備 混合 激光器 方法 | ||
1.一種在硅波導上刻槽制備硅基混合激光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SOI片最上的硅層上刻蝕出硅波導和兩側的硅擋墻結構;
步驟2:在所制作的硅波導上橫向刻蝕出多個溝槽;
步驟3:采用金屬剝離方法,在所制作的兩個硅擋墻遠離硅波導的外側區域蒸發金屬層,形成SOI波導結構;
步驟4:在一襯底上采用MOCVD的方法生長III-V族半導體激光器結構;
步驟5:在III-V族半導體激光器結構的N面制作金屬電極,P面制作金屬電極;
步驟6:在形成的激光器結構N面金屬電極上光刻腐蝕出光耦合窗口,形成鍵合激光器結構;
步驟7:將SOI波導結構和鍵合激光器結構,采用選區金屬鍵合的方法,鍵合到一起,完成硅基混合激光器的制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硅波導上刻槽制備硅基混合激光器的方法,其中SOI片依次包括硅晶體、氧化硅層和硅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硅波導上刻槽制備硅基混合激光器的方法,其中所述硅波導的寬度為2-5μm,高度為0.6-0.8μm;硅波導兩側的硅擋墻的寬度為2-3μm,高度為0.6-0.8μm;硅波導與硅擋墻之間的距離為5-7μ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在硅波導上刻槽制備硅基混合激光器的方法,其中在硅波導上刻蝕溝槽的數量為三個或三個以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在硅波導上刻槽制備硅基混合激光器的方法,其中在兩個硅擋墻遠離硅波導的外側區域蒸發的金屬層為AuGeNi/In/Sn。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硅波導上刻槽制備硅基混合激光器的方法,其中襯底的材料為p型(100)InP。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硅波導上刻槽制備硅基混合激光器的方法,其中的III-V族激光器的結構為摻Fe半絕緣掩埋異質結構,電流通道寬度為2-4μm,多量子阱之上的材料厚度為200-300n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硅波導上刻槽制備硅基混合激光器的方法,其中激光器結構N面金屬電極的材料為AuGeNi,厚度為230-430nm。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在硅波導上刻槽制備硅基混合激光器的方法,其中激光器N面金屬電極上光耦合窗口的寬度等于SOI片上兩個硅擋墻之間的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1927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極組件和使用該電極組件的二次電池
- 下一篇:一種可調式馬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