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輸入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進行銀行現場取款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16078.0 | 申請日: | 2012-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75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朱海彬;趙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海彬 |
| 主分類號: | G07F19/00 | 分類號: | G07F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入 手機短信 隨機 驗證 進行 銀行 現場 取款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融信息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輸入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進行銀行現場取款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金融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銀行卡在自動取款機上進行取款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這種取款模式,但是很多不法分子采取復制他人銀行卡,竊取銀行卡密碼等非法手段盜取他人銀行卡上的錢財,使銀行卡持有者和銀行雙方都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通過檢索和查詢相關資料,發現現有的相關技術有:在用網上銀行進行支付及網上轉賬的時候,需要向用戶事先設置的手機號碼發送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用戶將收到的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正確輸入后,才能成功的在網上進行支付和轉賬等操作行為。這種方法僅僅是用于網上銀行,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如銀行柜臺、自動取款機、存款機或者多媒體自助服務機等銀行所涉及的現實場景中,并沒有使用這種輸入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進行銀行現場取款的方法,導致很多不法分子利用自動取款機在銀行的現場操作的場所,盜取他人銀行賬戶的資金。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一種輸入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進行銀行現場取款的方法,目的是克服現有在柜臺、自動取款機、存款機以及多媒體自助服務機等現場取款的場合,進行取款操作的缺陷,防止不法分子采取復制他人銀行卡竊取銀行卡密碼等非法手段盜取他人銀行卡上的資金,保障用戶銀行卡上的資金安全,這里“現場取款”中的“取款”是指提取現金、轉賬、繳費、支付等使資金流出賬戶的操作行為。
本發明一種輸入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進行銀行現場取款的方法是這樣的:用戶在柜臺、自動取款機、存款機以及多媒體自助服務機等現場取款的場合,進行現場提取現金、轉賬、繳費、支付等使資金流出賬戶的操作行為時,銀行電腦系統將通過移動電話網絡發送一條手機短信到用戶事先設定的手機號碼上,短信的內容包括提取現金、轉賬、繳費、支付等使資金流出賬戶的操作所涉及的金額、銀行卡的相關信息以及一個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用戶收到短信后,認同該操作行為并成功輸入該隨機驗證碼之后,銀行電腦系統將用戶輸入的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與銀行電腦系統之前發送的驗證碼進行比對,比對正確后用戶才能進行現場提取現金、轉賬、繳費、支付等使資金流出賬戶的操作行為;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將查詢、存儲等非賬戶資金流出的操作也設置成需要輸入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進一步增加銀行賬戶的安全性;該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的字符長度由銀行和用戶進行設定;銀行電腦系統將手機短信發送出去后,用戶在規定的有效時間內將該短信中的驗證碼成功輸入銀行電腦才能繼續進行操作,否則超過了規定的有效時間,之前發送的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將失效,用戶需要重新請求銀行電腦系統向用戶設定的手機號碼發送驗證短信;在用戶進行的一次現場取款操作中,銀行電腦系統向用戶設定的手機號碼發送驗證短信的次數超過了銀行的規定次數,則該次取款操作失敗,自動存取款機吐出銀行卡或沒收銀行卡。
如果取款人非用戶本人,用戶在接收到銀行電腦系統通過移動電話網絡發送的手機短信后,如果同意取款人的操作行為,則將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告訴對方,如果不同意取款人的操作行為,那么取款人則不能正確輸入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其取款操作將終止。
這種輸入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進行銀行現場取款的方法,不僅可以防止不法分子采取復制他人銀行卡竊取銀行卡密碼等非法手段盜取他人銀行卡上資金,避免用戶和銀行雙方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可以讓銀行卡戶主通過對其他人授予手機短信隨機驗證碼的方法,來行使對其他使用該銀行卡的人員進行監督的權利,并能夠隨時了解銀行賬戶的自己流向,掌握銀行賬戶的自己狀況,為賬戶資金的安全保駕護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特點。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海彬,未經朱海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160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