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填充墨盒的對流填充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12080.0 | 申請日: | 2012-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21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顏貽宗 | 申請(專利權)人: | 顏貽宗 |
| 主分類號: | B41J2/175 | 分類號: | B41J2/175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填充 墨盒 對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墨盒填充裝置,尤其是一種填充墨盒的對流填充裝置。
背景技術
已知的墨盒填充,通常是于墨水瓶上方插設一支單針管的填充針,填充針插入墨盒的儲墨空間,以手壓擠墨水瓶的方式進行墨水的填充;此種填充方式,會因填充者的手壓擠力量大小不同,會有不同的填充量的問題,時有填充不足,或是填充過量,造成墨盒出墨口或噴頭大量漏墨;這種填充方式,對有些人具有填充的困難度。
對于生產墨盒的從業人員,為了防止已使用后的墨盒,被再次的利用及填入非墨盒從業人員所提供的墨水;因此,墨盒從業人員開始調整墨盒儲存墨水的介質(如海綿)與儲墨艙體的空間的設計,通過儲墨空間的不同,與儲墨海綿吸收速度的改變,在工廠進行第一次填充時,選擇低壓力的填充,填入適當量的墨水,或是填到適當的高度位置;使用者將墨盒內部的墨水打印完后,如以傳統的注射筒加壓填充墨水,由于墨盒內部空間與儲墨海綿的改變,不能配合填充的速度吸附填入的墨水,導致墨盒大量的漏墨,墨盒就無法完成填充及再次被使用。
在市面銷售的打印機,有些隨著打印機出貨的墨盒,內部墨水的容量僅供測試打印機是否正常而已;墨盒供貨商為了防止此類墨盒被二次填充再使用,墨盒內部置放儲墨海綿的艙體空間變的非常的小,儲墨海綿以低吸收速度的海綿設置,讓消費者根本不能以傳統的填充工具填充,被填入到墨盒內部的墨水,很容易超過艙體空間的容積,而溢流到沒有海綿的艙體內;當墨盒移動或打印機位移時,就會產生墨水的漏墨。
在解決墨水填充技術中,一種利用自然對流的方式來填充墨盒的技術,時常被運用于國際專利文獻中,其中有:
日本特許第3255517號專利中,圖一揭示墨盒具有一個大的填充孔,墨盒內部設有一個儲墨海綿,上方墨水瓶端部延設對流管,該對流管設有一插入到儲墨海綿中的導管,一插設位于儲墨海綿上方的導管,導管的另一端伸入到墨水瓶內部的上方;填充時,伸入到墨水瓶內的導管提供空氣的自然進入,插入到墨盒內部的導管提供墨水自然的滲透到儲墨海綿中,待水位上升到儲墨海綿上方另一導管端口時,停止自然的循環,停止墨水的填充;專利文獻揭示的技術,僅為原理性的運用,在實際應用上,墨水瓶延伸的二支導管的直徑或比例,在對流管插入到墨盒的填充孔前,已經產生大量漏墨;填滿墨盒后的分離,也有相同的漏墨問題產生。
日本實用新型第3081128號專利(臺灣新型專利第M?123456號)揭示的技術在于二支不同長度的細長圓管并合,一端平齊插設于一針座上,并和的二支不同長度的細長圓管位于針座外端;填充墨水時,填充針先插接于墨水瓶的接頭上,進行墨盒填充墨水時,填充針朝向墨盒的填充孔插入及定位后,外部的長針管插入到墨盒儲墨海綿的底部,填充針的短針管插入墨盒內,位于儲墨海綿上方默認的高度位置。
文獻內容記載有只要按壓墨水瓶,即會產生墨水與空氣循環的對流填充;經過實驗發現,二支長細針管的直徑,如果已經考慮到墨水的粘度等因素,填充針插入墨盒的海綿內,按壓墨水瓶后,最后不會呈現理論的結果,墨水瓶內的墨水填入到墨盒的量,只有按壓墨水瓶時壓力進行的填充;原因有:
二支不同長度的細長圓管,一端并合平齊插設于針座上,墨水瓶倒立填充時,墨水瓶內的墨水具有水位高度壓力,只要墨水瓶內部有空氣對流進入,墨水瓶內的墨水會產生自然向下流動,以滲透方式進行墨盒的填充;但是,同時平齊設于針座上的短針管,受到墨水瓶內墨水的水壓作用,無法提供短針管單純的讓空氣自然進入,因此,墨水瓶內的墨水就不能如文獻揭示的墨水與空氣間的循環動作,及達到墨水填充量的控制。
相同上述技術的專利文獻,揭示于美國7,303,267B2專利文獻中,其于一容器的平面適當位置設有二支不同長度的導管,二支導管的平口端插設于容器的平板的柱狀座體上;同樣不會具有墨水自然下落流動與空氣自然導入容器內動作的現象發生;此文獻揭示有“如果墨水不會自然流動,可能是墨水量降低”,可以利用壓動泵來改變墨水容器中的壓力。文獻明顯揭示“墨水無法順利產生向下流動的動能,是因為空氣導入的端口,受到墨水的水壓力的阻礙,而無法順利產生對流”所引起。
此技術的二支導管的設置,基本設計上很正常,但對于二支圓形相切的導管,與透明的墨水容器面的結合,明顯有元件組合技術的問題存在,有不能完成商品實施的可能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顏貽宗,未經顏貽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120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