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巖相古地理資料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10367.X | 申請日: | 2012-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71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1-23 | 
| 發明(設計)人: | 鄭和榮;胡宗全;周小進;張海清;由偉豐;楊帆;王毅;周新科;樊云鶴;蔡立國;湯慧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畢升專利事務所 11218 | 代理人: | 郭韞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地理信息系統 巖相 地理 資料 處理 方法 | ||
1.一種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巖相古地理資料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橫向上對待處理地理區域進行構造與地層分區;
(2)在縱向上對待處理地理區域進行編圖單元劃分;
(3)建立所述構造與地層分區和所述編圖單元之間的地層對比關系;
(4)對步驟(1)、步驟(2)和步驟(3)得到的不同構造與地層分區和不同編圖單元的資料點的編圖信息進行統計;
(5),將步驟(4)得到的資料點的編圖信息標注在地質地理信息底圖上得到地質地理信息原材料圖;
(6),基于步驟(5)獲得的地質地理信息原材料圖并綜合其它信息進行巖相古地理圖成圖,得到待處理地理區域的巖相古地理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巖相古地理資料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是這樣實現的:在橫向上,首先將待處理地理區域劃分為若干個大區,所述大區的邊界為板塊之間的縫合線;然后將每個大區劃分為若干個分區,所述分區的邊界為地塊邊界或板塊內部的一級構造或沉積區邊界;最后將每個分區劃分為若干個小區,所述小區的邊界為二級構造或沉積單元邊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巖相古地理資料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是這樣實現的:在縱向上按地層時代對待處理地理區域進行編圖單元的劃分,每個地層時代對應一個編圖單元,每個編圖單元對應一張待處理地理區域的巖相古地理圖;所述地層時代是指地層形成的年齡或時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巖相古地理資料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是這樣實現的:確定同一個編圖單元在每一個構造與地層分區內對應的所有地層的名稱。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巖相古地理資料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所述資料點指的是進行編圖所需要的信息點,所述編圖信息是指通過露頭資料、鉆井資料、地質圖數據庫和沉積相研究成果獲得的資料點的古地理編圖信息,其包括點信息、線信息和區信息;所述點信息包括鉆井或野外地質剖面的地層厚度、巖性組合、相標志和相類型;所述線信息包括洋盆性質;所述區信息包括露頭分布信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巖相古地理資料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是這樣實現的:將所述點信息標注在地質地理信息底圖上的資料點處,將所述線信息標注于地質地理信息底圖上的構造界線上,所述區信息是通過在地質地理信息底圖上采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巖相古地理類型分布地區來標注的,這樣就得到地質地理信息原材料圖;所述地質地理信息底圖是指:通過檢索地質圖數據庫,將地理信息按空間位置、依據投影原理形成的信息化電子地理底圖,所述地理信息包括經緯網、城市及名稱、山脈、河流和湖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巖相古地理資料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所述其它信息包括構造與地層分區、構造邊界的性質、盆地的類型、露頭分布信息、資料點的地質信息和不同信息之間的地理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1036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打奶器
- 下一篇:一種煎烤器的烹飪模式自動選擇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