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永久氣體充裝控制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08027.3 | 申請日: | 2012-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0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賀玉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佳貝爾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5/00 | 分類號: | F17C5/00;F17C1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 51124 | 代理人: | 李順德 |
| 地址: | 610045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永久 氣體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體充裝控制技術,特別涉及一種永久氣體充裝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永久氣體是指臨界溫度低于-10℃的氣體。如:空氣、氧、氮、氫、甲烷、一氧化碳等氣體等。永久氣體通常用壓力容器(如氣瓶或鋼瓶等)進行存儲、運輸和使用,其充裝技術要求較高,特別是其中的可燃氣體,充裝時需要根據各種信息進行控制,如充裝容器的生產廠家、出廠日期、投入使用的時間、所屬單位、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內、容積、重量、壓力等級等(統稱為充裝容器的身份信息)以及充裝溫度、充裝壓力等,以便根據這些信息決定是否可以進行充裝,以及在充裝過程中根據充裝溫度和充裝壓力來判斷充裝的安全性和決定是否完成本次充裝。
國內目前在對永久氣體氣瓶進行充裝時大多都是采用指針式壓力表對充裝壓力數據進行檢測和觀察,采用指針式溫度計(雙金屬式)或水銀溫度計對充裝溫度進行測量和觀察,當達到預先設定的充裝壓力時就手動關閉閥門結束本次充裝,人工記錄有關生產數據。其間如果充裝壓力和充裝溫度參數達到確保安全生產的最大值時由人工停止氣體輸送泵的運轉,查明原因排除安全隱患后再繼續進行充裝。這樣的工作方式對操作工人的責任心要求很高,安全生產完全由人工來保證。同時指針式壓力表和指針式溫度計(統稱為機械表)本身的測量準確度和可靠性相對較低,也是安全生產中的最薄弱環節,與全社會日益重視安全生產的大環境極不協調。
射頻識別(RFID)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射頻識別技術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耦合來實現無接觸的信息傳遞。具體的,射頻識別主要通過射頻卡讀寫器和附著在被識別物體上的電子標簽(或稱為射頻卡)之間的相互信息傳遞,由讀卡器讀出電子標簽上攜帶的信息。射頻識別技術具有很多突出的優點:非接觸操作,長距離識別(可達幾厘米至幾十米),應用方便;無機械磨損,壽命長,可工作于惡劣環境;RFID無源標簽價格便宜,利于普及。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RFID技術在物料跟蹤、供應鏈管理、交通運輸和門禁控制等領域應用非常廣泛。一般電子標簽的結構主要包括基板、天線(通常采用微帶天線)及其連接的芯片等。工作在無源方式的射頻卡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射頻卡讀寫器通過射頻定向天線發射載波或調制波,激活電磁波輻射場內的電子標簽,向電子標簽供電和發出讀寫指令,電子標簽收到指令后將存儲的數據對負載進行調制后反向散射電磁波到讀卡器,再經解調后得到電子標簽返回的數據信息。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射頻識別技術的進步,射頻卡存儲的信息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低,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各種充裝容器的管理中,用來記錄充裝容器的身份信息。但現有技術中,還沒有一種永久氣體充裝控制裝置采用射頻識別技術與MPU相接合,通過MPU讀取氣瓶電子標簽中的氣瓶身份信息和在充裝過程中采集充裝壓力和充裝溫度以及使用這些信息對充裝過程進行自動控制與管理的裝置,大多數依然沿用傳統的人工控制的方式,這與技術進步極不相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永久氣體充裝控制裝置,采用電子溫度檢測裝置和電子壓力檢測裝置代替傳統的機械表,并將先進的射頻識別技術與充裝控制技術相結合,提高充裝生產過程的效率以及生產過程的安全性。
本發明解決所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永久氣體充裝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MPU、充裝控制機構、鍵盤、顯示器、壓力檢測裝置、溫度檢測裝置和射頻卡讀寫器;所述充裝控制機構與MPU連接,所述鍵盤與MPU連接,所述顯示器與MPU連接,所述壓力檢測裝置與MPU連接,所述溫度檢測裝置與MPU連接,所述射頻卡讀寫器與MPU連接;
所述充裝控制機構用于連接永久氣體管道,接收MPU的指令完成永久氣體的充裝控制;
所述鍵盤用于輸入控制指令,完成人機交互;
所述顯示器用于顯示充裝信息以及操作指令和控制指令;
所述壓力檢測裝置用于檢測充裝壓力,并將壓力參數轉換為電信號傳輸到MPU;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充裝溫度,并將溫度參數轉換為電信號傳輸到MPU;
所述射頻卡讀寫器用于讀取射頻卡的信息,向MPU輸入讀取的信息,并向射頻卡寫入充裝記錄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佳貝爾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佳貝爾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080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箱式電機冷卻方法
- 下一篇:聚丙烯腈預氧化纖維絮片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