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回收富鈷冰銅浸出液中鈷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07829.2 | 申請日: | 2012-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346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華;張晗;盧蘇君;王書友;張琴;陳盛菊;張彥儒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川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23/00 | 分類號: | C22B23/00;C22B3/04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 地址: | 737103***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回收 富鈷冰銅 浸出 液中鈷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色金屬冶煉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富鈷冰銅浸出液的處理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回收富鈷冰銅浸出液中鈷的方法。
背景技術
轉爐渣是鎳鈷火法冶煉流程中的中間產物,大多由鐵橄欖石、磁性鐵及玻璃相等組成,大部分鎳鈷與硅酸鹽或鐵的氧化物結合呈渣化狀態,長期以來在火法流程中循環處理,不利于鎳鈷的回收。為了將轉爐渣開路處理,提高鈷回收率,控制條件將轉爐渣還原硫化制備成富鈷冰銅,再將富鈷冰銅濕法處理回收鎳鈷。濕法浸出時控制適當的技術條件將絕大部分鐵抑制在渣中,浸出液電積脫銅后主要成分為鎳(>70g/l)、鈷(>3g/l)銅(<3g/l)和鐵(<1.5g/l)。由于這種浸出液中還含有少量雜質,傳統的從這種浸出液中回收鈷的方法是化學法除鐵、萃取或化學法除銅后,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深度除雜,除雜后液再進行鎳鈷分離。常用的鎳鈷分離方法有溶劑萃取法、黑鎳除鈷法及氯氣氧化除鈷法等。溶劑萃取法涉及除油等工序,除油后液返回鎳系統時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電解鎳質量。氯氣氧化除鈷法會造成鈷渣含鎳高,鈷渣量大。黑鎳除鈷法是利用Ni3+的強氧化性除鈷,黑鎳除鈷效果很明顯,氧化率一般都在98%左右;且反應速度快,不引入雜質,鎳鈷分離徹底,具有明顯的優點和適應性。但是,黑鎳除鈷需采用電氧化法制備黑鎳,黑鎳制備成本較高,增加黑鎳制備工序也不具有經濟性。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回收富鈷冰銅浸出液中鈷的方法,既不影響電解鎳質量,又能降低鈷渣中的含鎳量,成本較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回收富鈷冰銅浸出液中鈷的方法,具體按以下步驟進行:
步驟1:對富鈷冰銅濕法浸出,用現有方法對富鈷冰銅的浸出渣進行處理,得到脫銅后液,再將該脫銅后液送入富鈷冰銅的常壓浸出工序,控制該脫銅后液與富鈷冰銅的液固比為8~11︰1,在70℃~80℃的溫度下反應時間3小時~6小時;過濾,得到常壓浸出渣和常壓浸出液;
步驟2:將鎳精煉系統氯氣除鈷渣加入步驟1的銅鐵含量分別小于0.01g/L的常壓浸出液中,在73℃~80℃的溫度下鈷渣沉鈷反應120min~180min,反應終點的pH值為4.8~5.0;控制一次鈷渣中Ni3+與銅鐵含量分別小于0.01?g/L的常壓浸出液中Co2+的摩爾比為4~5︰1;過濾后得到富鈷浸出液除鈷后液和二次鈷渣。
所述步驟2中得到的富鈷浸出液除鈷后液送入鎳精煉系統補鎳。
所述步驟2中得到的二次鈷渣送現行鈷精煉系統生產電積鈷或草酸鈷。
本發明回收方法利用富鈷冰銅中硫化物的還原性除去富鈷浸出液中少量的銅鐵雜質,同時利用一次鈷渣中三價鎳所具有的氧化性質氧化沉淀富鈷浸出液中的二價鈷,在反應器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對富鈷冰銅浸出液進行處理,整個過程不帶入任何雜質離子,對現有生產不造成影響,能夠保證電解鎳的質量,且工藝流程簡單、鎳鈷分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沉鈷率大于98%,金屬回收率高;該方法能有效提高鎳鈷回收率,降低生產成本,簡化工藝流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火法熔煉將轉爐渣中的鈷富集在富鈷冰銅中,然后采用有色金屬濕法冶金方法對富鈷冰銅進行濕法浸出,再從富鈷冰銅的浸出液中回收鈷。傳統的從富鈷冰銅的浸出液中回收鈷的方法是先通過化學法除鐵、萃取或化學法對富鈷冰銅的浸出液進行除銅后,?P204(濕法冶金領域常用的一種國產萃取劑的型號)萃取深度除雜,得到除雜后液,再采用溶劑萃取法、黑鎳除鈷法及氯氣氧化除鈷法等方法對除雜后液進行鎳鈷分離。但對除雜后液進行鎳鈷分離的方法有些會影響電解鎳的質量,有些會造成鈷渣含鎳量高,有些會導致較高的處理成本。針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既不影響電解鎳質量,鈷渣中鎳含量較低,又能有效提高鎳鈷回收率、降低生產成本、簡化工藝流程的濕法冶煉工藝方法。該方法具體按以下步驟進行,其流程圖如圖1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川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金川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078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