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止痛活血軟堅化瘀的膏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07603.2 | 申請日: | 2012-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21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封雄;楊常華;肖寧;胡燕青;楊靜;楊應籠;楊封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仁耀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29/00;A61K31/045;A61K35/5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止痛 活血 化瘀 膏藥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止痛活血軟堅化瘀的膏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過去,跌打損傷之類膏藥在我國民間早已廣泛流傳,應用于治療跌打損傷、消腫化瘀止痛、祛風除濕之類病癥外用敷帖的膏藥。這些使用的膏藥都以民間祖傳秘方或長期摸索實踐自身保護的膏藥,它是中國制劑中的一種傳統劑型,常采用中草藥配制而成自用膏藥。近年來市場上銷售的一些膏藥敷貼后有副作用,使皮膚紅腫、水泡、癢等,且藥效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見效快、療效高且無副作用的止痛活血軟堅化瘀的膏藥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止痛活血軟堅化瘀的膏藥制劑,該膏藥制劑包含按重量份計算的如下組分:黑藥肉60-70份,生鹽附子4-6份,企邊桂10-15份,椒姜粉20-25份,白芷18-22份,花椒4-6份,山奈8-12份,細辛2-4份,麝香或薄荷腦4-6份,冰片3-4份。
優選的,該膏藥制劑優選包含按重量份計算的如下組分:黑藥肉65份,生鹽附子5份,企邊桂12份,椒姜粉22份,白芷20份,花椒5份,山奈10份,細辛3份,麝香或薄荷腦5份,冰片3份。
優選的,所述椒姜粉包含均勻混合的辣椒粉及干姜細粉。
本發明對于肌肉酸痛,關節酸痛,有索條狀結節、坐骨神經等癥狀有較好療效;針對婦科如痛經、小腹壓痛、囊腫、炎癥等均有較好效果;對于暈車、痛經、非開放性跌打瘀腫、風濕性關節炎、頸肩腰腿痛以及其他關節軟組織損傷類疾病均可外帖。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原料易得,制作簡單,成本低,該膏藥見效快、療效高且無副作用,有效率達到97%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藥材配方:黑藥肉65份,生鹽附子5份,企邊桂12份,椒姜粉22份,白芷20份,花椒5份,山奈10份,細辛3份,麝香5份,冰片3份。
生附子采用四川江油產,挖取后洗凈泥土馬上放入10∶1的鹽水中浸泡一周;企邊桂采用廣西桂林產,嚼之有甜味且辣味較濃;山奈以氣濃香為佳;細辛以氣濃無雜質和葉者為佳;白芷采用四川產。
該止痛活血軟堅化瘀的膏藥制劑的制備方法為:
1)將生附子、企邊桂、山奈、花椒、白芷和細辛,分別粉碎過100目篩,備用;
2)將麝香粉碎過60目篩,備用;
3)將冰片粉碎過10目篩,備用;
4)將辣椒打成粗粉,并與過100目篩的干姜細粉拌勻浸泡,陰干制成姜椒粉,備用;
5)將黑藥肉加熱熔化后,加入經步驟1)處理后的生附子、企邊桂、山奈、花椒、白芷和細辛與步驟4)處理后的姜椒粉快速攪拌均勻,而后停止加熱并繼續攪拌,待攪拌時有阻力感時放入經步驟3)處理后的冰片,繼續攪拌均勻,待攪拌時再次手感阻力時增加入經步驟2)處理過的麝香,繼續不停攪拌直至麝香攪拌均勻后快速加入冷水,使膠狀混合物迅速固化制成目標產物。
6)將步驟5)制得的膏藥制劑熱熔,并均勻壓薄成型后涂覆在塑料薄膜上,形成膏藥成品。
該膏藥對于肌肉酸痛,關節酸痛,有索條狀結節、坐骨神經等癥狀有較好療效;針對婦科如痛經、小腹壓痛、囊腫、炎癥等均有較好效果;對于暈車、痛經、非開放性跌打瘀腫、風濕性關節炎、頸肩腰腿痛以及其他關節軟組織損傷類疾病均可外帖。
實施例2
藥材配方:黑藥肉65份,生鹽附子5份,企邊桂12份,椒姜粉22份,白芷20份,花椒5份,山奈10份,細辛3份,薄荷腦5份,冰片3份。該膏藥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又及,本案發明人還以前述實施例1之膏藥成品進行了藥效測驗與統計,詳情如下:
臨床病例一:患者性別:男、年齡52,主訴癥狀:小腿肌肉痙攣,按之疼痛利害,走路步行受限,患病三月,無明顯外傷史。囑其處帖此膏藥后三天效果明顯好轉,僅局部有點酸脹再帖膏藥三張。一周后電話隨訪病人全部康復已上班。
臨床病例二:患者性別:女、年齡:2、主訴癥狀:痛經,臉色蒼白,手腳發冷。囑其處帖此膏藥于“關元穴”一小時即止痛,臉色恢復原樣。
臨床病例三:患者性別女、年齡59,主訴癥狀:暈車,帖此膏藥于“關元穴”后,感覺明顯好轉,座車40公里沒出現眩暈、惡心現象。
臨床病例四:患者性別:男、年齡:54,主訴癥狀:腰痛,兩側酸痛利害,患病二月,尤其在喝酒后,鉆孔腰痛加重。
檢查:舌干燥,苔薄白,有不明顯齒印,采用帖“關元”、“腎俞”三張,三日后患者疼痛感明顯消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仁耀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未經蘇州仁耀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0760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