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急L-CNG加注撬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04481.1 | 申請日: | 2012-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357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明(設計)人: | 傅斌;賈旭;王忠林;冉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巨創計量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D1/04 | 分類號: | F17D1/04;F17C5/06;F17C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112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急 cng 加注 | ||
1.一種應急L-CNG加注撬,包括撬體、安裝于撬體上的PLC控制系統及CNG儲氣瓶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兩個柱塞泵、至少兩個空溫式氣化器、及一順序控制盤,該柱塞泵、空溫式氣化器、及順序控制盤均安裝于撬體上;該每一柱塞泵一端均分別連接有一進液管和回氣管,該進液管和回氣管分別與一LNG儲罐相連接,每一柱塞泵另一端均與空溫式氣化器相連接;所述順序控制盤一端與空溫式氣化器的出口端相連接,另一端與CNG儲氣瓶組相連接,該CNG儲氣瓶組還分別連接有數個CNG加氣機;所述LNG儲罐內的LNG液體通過柱塞泵后,經過空溫式氣化器換熱交換,再進入順序控制盤分為三路CNG氣體,通過CNG儲氣瓶組進行緩存,以供CNG加氣機為CNG汽車進行加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急L-CNG加注撬,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的進液管和回氣管還分別與一ORCA車相連接;所述LNG儲罐由一LNG槽車運輸,通過一卸車增壓氣化器增壓到0.45MPa-0.85MPa后,利用壓差將LNG液體送入至LNG儲罐內,該LNG儲罐還設有一儲罐增壓氣化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急L-CNG加注撬,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柱塞泵的進液管上均設有一進液閥門,回氣管上均設有一回液閥門,每一柱塞泵的出口端均設有一出液閥門;在正常待機狀態下,柱塞泵的進液閥門、回液閥門、及出液閥門均處于關閉狀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急L-CNG加注撬,其特征在于:所述LNG儲罐的出口端設有一出口緊急切斷閥,柱塞泵與空溫式氣化器之間設有一放空閥;柱塞泵的進液管與回氣管、及空溫式氣化器的出口端均設有溫度傳感器,CNG儲氣瓶組上設有一壓力傳感器。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急L-CNG加注撬,其特征在于:當空溫式氣化器的出口溫度低于環境溫度10℃時,PLC控制系統控制LNG儲罐出口端的出口緊急切斷閥自動關閉。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急L-CNG加注撬,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一個柱塞泵以作備用,當另外的柱塞泵發生故障時,通過PLC控制系統切換到該備用的柱塞泵繼續工作;其中的一個空溫式氣化器以作備用,該備用的空溫式氣化器處于自由化霜狀態,當空溫式氣化器出口端的溫度傳感器監測溫度低于環境溫度10℃時,通過PLC控制系統切換到該備用的空溫式氣化器繼續工作。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急L-CNG加注撬,其特征在于:所述LNG儲罐采用0.4Mpa-0.8Mpa的低壓、及-120℃~162℃的低溫儲存LNG液體;該LNG儲罐的壓力通過機械式增壓調節閥和降壓調節閥控制,當LNG儲罐壓力低于增壓調節閥的設定壓力時,增壓調節閥打開,當壓力升至增壓調節閥的設定壓力時,增壓調節閥自動關閉;當LNG儲罐壓力高于降壓調節閥的設定壓力時,降壓調節閥打開,當壓力降至降壓調節閥的設定壓力時,降壓調節閥自動關閉。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急L-CNG加注撬,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溫式氣化器的出口端與順序控制盤之間還連接設有一水浴式加熱器,當溫度低于-15℃時,通過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溫度,當溫度低于預設定的判斷值時,通過PLC控制系統自動切換到水浴式加熱器,空溫式氣化器輸出的CNG氣體經水浴式加熱器加熱升溫后再送至順序控制盤。
9.如權利要求1或8所述的應急L-CNG加注撬,其特征在于:所述順序控制盤將CNG氣體分為高壓24Mpa-25Mpa、中壓22Mpa-23Mpa、及低壓20Mpa-21Mpa三路,通過CNG儲氣瓶組進行緩存。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急L-CNG加注撬,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壓膜機、及BOG加熱器,該壓膜機用于回收LNG儲罐產生的BOG,BOG經BOG加熱器復熱后,在壓膜機中壓縮至25Mpa后進入CNG儲氣瓶組貯存待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巨創計量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巨創計量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0448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