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能量自供型多功能深海網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03213.8 | 申請日: | 2012-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31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俊華;于樹紅;馬永洲;張惠娣;宋瑞銀;王賢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3151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能量 自供 多功能 深海 網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深海養殖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能量自供型多功能深海網箱。
背景技術
我國的海洋能資源非常豐富,海島及周邊擁有豐富的可再生海洋能資源,如潮流能和波浪能等。潮流能是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使海水產生周期性的往復水平運動時形成的動能,集中在岸邊、島嶼之間的水道或灣口,潮流能發電則是直接利用漲落潮水的水流沖擊葉輪等機械裝置進行發電。另外,近年來,全球海水養殖技術迅速發展,尤其是在近岸水域或外海的網箱養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國習慣上稱之為深海網箱。
但是,現有技術的深海養殖網箱,存在以下的缺點:
1)由于在養殖過程中,維持整個養殖網箱的正常運行需要電能,而深海網箱是位于離岸的海域中的,從岸邊拉電纜過來以提供深海網箱的電能供給是不現實的,一方面安裝困難,另一方面成本也高;
2)在養殖過程中,需要對網箱內的魚類進行定期投喂飼料,通常是采用人工投喂的方式,即養殖人員定期出海至網箱附近,對網箱內的魚類進行投喂,但是這種人工投喂的方式受海況的制約較大,遇到有風浪的日子就不能正常出海進行投喂,這樣,不利于魚類的正常生長,從而影響養殖的產量和質量;
3)在魚類養殖的過程中,由于網箱是深藏在海水中的,養殖人員根本無法在岸上得知魚在的生長情況,也根本無法知道網箱上的漁網是否破損;
4)由于海面情況是多變的,海平面有升有降,網箱隨海水會起伏、傾斜,因此,會影響網箱內魚類的活動,也會影響養殖的產量和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量自供型多功能深海網箱,它可以實現對網箱內魚類的自動投喂功能、能遠程監控魚類的生長狀況與漁網的破損情況、能始終與海平面的升降保持一致、以及實現以上功能所需要的可以自供給的電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能量自供型多功能深海網箱,它包括位于海水中的網箱和用于將網箱與海底連接的錨泊系統,它還包括海洋能發電系統、自動沉降系統、自動投喂系統和遠程監控系統;所述的海洋能發電系統安裝在網箱的框架周圍,所述的自動沉降系統安裝在網箱上層的框架上,所述的自動投喂系統安裝在網箱的頂部中心處,所述的遠程監控系統的一個終端安裝在水下的網箱上,另一個終端安裝在岸上的控制器上,兩個終端之間通過GPRS網絡連接。
所述的海洋能發電系統包括多套利用潮流能來發電的發電裝置,所述的多套發電裝置平行排列在網箱的框架上。
所述的框架包括上層支架、下層支架和多根立架,所述的上層支架和下層支架之間通過多根立架連接;所述的多套發電裝置連接在上層支架和下層支架之間連接并位于網箱的周圍。
所述每套發電裝置包括垂直軸、轉葉、發電機和蓄能器,所述的垂直軸的上端與框架的上層支架轉動連接,下端與下層支架轉動連接;所述的轉葉與垂直軸固定連接,轉葉的橫截面由以中心點對稱的兩段圓弧葉片組成;所述的垂直軸的上端通過聯軸器與發電機連接;所述的蓄能器與發電機電連接。
所述每套發電裝置還包括增速機,所述的增速機連接在聯軸器與發電機之間。
所述的自動沉降系統包括浮筒、水泵、通水閥、氣泵、通氣閥和控制裝置,所述的浮筒安裝在網箱的框架上并浮在海平面上,所述的水泵安裝在框架上并通過通水閥與浮筒連通,所述的氣泵安裝在框架上且通過通氣閥與浮筒連通,所述的通水閥和通氣閥均與控制裝置電連接,所述的控制裝置通過GPRS網絡與遠程監控系統信號連接。
所述的自動投喂系統包括料倉、螺旋機、出料筒和信號控制處理器,所述的出料筒轉動連接在螺旋機的下端,所述的螺旋機固定連接在網箱上層的框架中心處,螺旋機的上端與料倉連接,所述的料倉通過螺旋機與出料筒相通;所述的信號控制處理器安裝在網箱的框架上并通過GPRS網絡接收遠程監控系統的信號來控制螺旋機。
所述的出料筒與螺旋機傾斜安裝且出料筒的出料口朝下。
所述的遠程監控系統包括圖像采集裝置、信號發射器和信號接收器,所述的圖像采集裝置安裝在水下的網箱上,信號發射器安裝在網箱的框架上并與圖像采集裝置電連接,所述的信號接收器安裝在岸上的控制器上并通過GPRS網絡與信號發射器信號連接。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未經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032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