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體立位平衡疲勞檢測的方法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01032.1 | 申請日: | 2012-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62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胡文東;李燁;馬進;李曉京;張利利;文治洪;頊紅雨;王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18 | 分類號: | A61B5/18;A61B5/22;A61B5/020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0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體 平衡 疲勞 檢測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疲勞檢測和平衡檢測的方法和裝置,尤其涉及人體立位平衡疲勞檢測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升高,人體疲勞現象日趨普遍,疲勞導致的不良后果日益嚴重,輕則狀態低迷,效率低下,重則發生事故,害人害己,研究表明大多數的交通或飛行事故都是駕駛員或飛行員的疲勞駕駛導致的。另外長期的疲勞對個人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疲勞的成因復雜、表現多樣,通常是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兩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現有的人體疲勞檢測設備大多數采用的技術方案主要有兩種:一是拍攝人臉表情,通過圖像處理分析人眼或者臉部輪廓判斷疲勞狀態。二是測量人體生理參數,通過生理指標的改變判斷疲勞狀態。
現有方法的不足:不能預測疲勞,無法提前預警,無法檢測心理疲勞。某些疲勞檢測方法或設備需要被檢測人員長時間佩戴傳感器,舒適性與方便性欠佳。
發明內容:
發明的目的:
為了提供一套方法和裝備,具有如下效果:該設備使用方便,可以提前預測人體疲勞,對飛行員或者駕駛員等易疲勞人群的工作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保障。
為了達到如上目的,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人體立位平衡疲勞檢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
●測定:在壓力傳感區域測量雙腳的足底多點壓力變化;
●傳輸:壓力傳感器感受足底多點壓力變化,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后通過中央處理器轉化為數字信號
●計算:將壓力信號處理成的數據進行計算;
●判斷與輸出:將計算出來的結果參數和標準參數進行對比,輸出判斷結果。
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傳輸步驟中,壓力傳感器將壓力變化信息傳遞給主電路板,主板上的核心處理器對電信號進行處理、放大和A/D轉換,將電信號轉變成數字信號。
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
11.所述計算步驟中的計算包括不同頻段晃動頻率、重量分布、重心軌跡外周面積、矩形面積、有效值面積、總軌跡長、單位面積軌跡長、左右動搖平均中心變位、前后動搖平均中心變位、左右方向的標準偏差和前后方向的標準偏差;其計算方式與基本概念如下:
晃動頻率:重心晃動的頻域指標分析;
計算方法:傅立葉變換
重量分布:人體重量在每個壓力踏板上的重量分布
計算公式為:人體重量在A踏板上的重量分布的百分比為
其中mAi表示第i次采樣時A踏板上的重量,n為樣本數;
重心軌跡外周面積:指重心移動軌跡所包繞的面積,即重心移動軌跡的所有凸點所圍成的多邊形的面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010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