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納米級黃銅礦的合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00271.5 | 申請日: | 2012-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30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中溪;董傳山;范迎菊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49/00 | 分類號: | C01G49/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22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黃銅礦 合成 方法 | ||
1.納米級黃銅礦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按(1-5)mol銅∶(1-5)mol鐵∶(1-8)mol硫比例稱取氯化銅、氯化鐵及硫源,混合后放入反應容器,向容器內加入5-50mL溶劑,超聲0-10分鐘,后于150-250℃條件下持續反應2-48小時;
(2)、將反應得到的物質離心分離后,用乙醇洗滌3次,干燥后得納米級黃銅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納米級黃銅礦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硫源包括升華硫、硫脲、黃原酸鉀等各種含硫的有機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納米級黃銅礦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溶劑為二次蒸餾水、質量分數大于99.7%的無水乙醇及十二烷基氨三種其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體系。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納米級黃銅礦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超聲功率為50-150W。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納米級黃銅礦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反應容器為燒瓶及高壓反應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納米級黃銅礦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反應溫度為150-25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納米級黃銅礦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離心分離轉速為7000-18000轉/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納米級黃銅礦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乙醇為質量分數大于99.7%的無水乙醇。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納米級黃銅礦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干燥溫度為50-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大學,未經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0027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