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及充電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00180.1 | 申請日: | 2012-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67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周顯光;廖英超;林鴻熙;林志宏;陳圣樺;許孝友;方銘恩;許凱評;潘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淡***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于 直流 充電 系統 多方 通訊 控制系統 方法 | ||
1.一種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多方通訊控制裝置,該多方通訊控制裝置用以選擇充電電壓、充電電流、一壓控充電模式及轉換并交換控制器局域網絡與RS-485通訊接口的使用語言以進行溝通;
一繼電器,與多方通訊控制裝置相連接,用以控制一蓄電池組充電的啟動及停止;以及
一充電母座,與繼電器及多方通訊控制裝置相連接,用以鏈接一充電插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方通訊控制裝置含有一核心控制器及一通訊控制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控制器為工業計算機、單芯片或可程序編輯控制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方通訊控制裝置經由控制器局域網絡與一直流快速充電站通訊、經由控制器局域網絡或RS-485通訊接口與一電池管理系統互相通訊、以及透過RS-485通訊接口與一中央控制系統通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管理系統偵測蓄電池組的電壓、電流、溫度、剩余電量及一電池異常狀態并傳送至多方通訊控制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系統用以監視及記錄蓄電池組的電壓、電流、溫度及剩余電量。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異常狀態包括電壓過高、電流過高、溫度過高、漏電流及其組合。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管理系統每1秒會傳送最新電池狀態至多方通訊控制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方通訊控制裝置與直流快速充電站于充電流程開始時,每100微秒會交換目前充電狀態資料。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插頭與直流快速充電站相連接。
11.一種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的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一多方通訊控制裝置判斷一船舶油門是否為停止行駛檔位,若是則進行步驟b,若否則進行步驟a;
b、該多方通訊控制裝置判斷一直流快速充電站的一充電插頭是否插上一充電母座,若是則進行步驟c,若否則進行步驟b;
c、一電池管理系統將一蓄電池組的電流、電壓、溫度及剩余電量傳送至該多方通訊控制裝置;
d、該多方通訊控制裝置選擇該蓄電池組的充電電壓或充電電流及一壓控充電模式;
e、該多方通訊控制裝置將該蓄電池組所需的充電電壓或充電電流轉換至該直流快速充電站所使用的語言,并傳送至該直流快速充電站;
f、該直流快速充電站判斷是否按下啟動按鈕;
g、該多方通訊控制裝置開啟一繼電器;
h、該多方通訊控制裝置判斷是否有異常情況;
i、該直流快速充電站判斷一緊急停止按鈕是否按下;
j、該多方通訊控制裝置判斷是否充電完畢;
k、該多方通訊控制裝置關閉該繼電器,結束充電流程。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的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d所述壓控充電模式為:當蓄電池組的至少一電池的電壓低于4.1伏特時,使用定電流充電模式;當至少一電池的電壓高于4.1伏特時,使用定電壓充電模式。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的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h所述異常情況包括一電池異常狀態及一充電異常狀態。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應用于直流充電系統的多方通訊控制系統的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電池異常狀態包括電壓過高、電流過高、溫度過高、漏電流及其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未經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0018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苯并異硒唑酮的抗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土豆快速脫皮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