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力調節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99896.4 | 申請日: | 2012-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63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博張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7/34 | 分類號: | F16K17/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長明 |
| 地址: | 400030 重慶市沙坪壩區***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力 調節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泵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壓力調節閥。
背景技術
壓力調節閥亦稱自力式平衡閥、流量控制閥、流量控制器、動態平衡閥、流量平衡閥,是一種直觀簡便的流量調節控制裝置。管網中應用壓力調節閥可直接根據設計來設定流量,閥門可在水作用下,自動消除管線的剩余壓頭及壓力波動所引起的流量偏差,無論系統壓力怎樣變化均保持設定流量不變,該閥這些功能使管網流量調節一次完成,把調網工作變為簡單的流量分配,有效的解決管網的水力失調。
如圖1所示,圖1為現有技術中壓力調節閥的結構示意圖。壓力調節閥包括閥體113、導向套111、閥芯112、閥座14和調節裝置115等部分,閥芯112包括導向柱121和堵頭122兩部分,其中導向柱121滑動設置在導向套111中,堵頭122與閥座114相對布置,用于封堵閥座114的進液管道141,當高壓液體經進水管道114進入到壓力調節閥中時,高壓液體的壓力大于壓力調節閥的調壓裝置115提供的壓力,將閥芯112頂起,高壓液體流入到出水管道142所在的腔中,并由出水管道142流出,當高壓液體的流量減小時,調壓裝置115通過其內部設置的彈簧151提供的彈簧力推動閥芯112下移,當下移至與閥座114接觸后,進水管道141被閥芯112抵住,高壓液體不再流出。
在現有的壓力調節閥結構中,其調節過程通過調節裝置內設置的彈簧反作用高壓液體對閥芯的作用力,并推動閥芯對進水通路進行封堵。對于一般口徑的壓力調節閥,即進水通道的半徑相對較小時,彈簧已需要很大的預緊力作用于高壓液體對閥芯的沖擊,彈簧處于較強的工作狀態下,使得彈簧的壽命較短。特別的,對于較大口徑的壓力調節閥,即進水通道相對較大的壓力調節閥,又稱為超高壓的安全閥,其更需要更大預緊力的彈簧,因此對壓力調節閥中彈簧的要求強度更高,同時彈簧受到更大的作用力,導致彈簧的使用壽命縮短,進而影響了壓力調節閥的使用質量。
因此,如何降低壓力調節閥中高壓液體對閥芯的作用力,從而減小壓力調節閥的彈簧的預緊力,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壓力調節閥,以實現降低壓力調節閥中高壓液體對閥芯的作用力,從而減小壓力調節閥的彈簧的預緊力。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壓力調節閥,包括閥體和設置于所述閥體一側的出水管,所述閥體內設置有進水通路,所述閥體內還設置有閥芯和套設在所述閥芯外部的閥芯套;
所述閥芯包括第一滑行部、密封部和第二滑行部,所述密封部設置于所述第一滑行部和所述第二滑行部之間;
所述閥芯套包括對所述第一滑行部的滑動進行導向的第一導向部,和對所述第二滑行部的滑動進行導向的第二導向部;
所述密封部卡設于所述第二導向部的端部,且隨所述第一滑行部向所述第一導向部內滑動;
所述第一導向部上設置有與所述出水管相通的排水孔;
所述第二導向部靠近所述第一導向部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進水通路相連通的進水孔;
所述第二滑行部與所述進水孔對應位置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二滑行部其它位置的外徑;
所述第二導向部的第二通道的內徑小于所述第二導向部與所述第一導向部之間的第一通道的內徑;
所述第二導向部的底端與所述第二滑行部的底端圍成第一容置腔,所述閥芯內設置有連通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一導向部的泄壓通道。
優選地,在上述壓力調節閥中,所述第二滑行部和所述第二導向部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優選地,在上述壓力調節閥中,所述密封圈為兩個。
優選地,在上述壓力調節閥中,所述密封部為具有倒錐形斜面結構的密封部。
優選地,在上述壓力調節閥中,所述的第二導向部的端部設置有與所述倒錐形斜面結構的傾斜角度相同的支撐平面。
本發明提供的壓力調節閥,高壓液體經進水通路流入,經閥芯套上設置的進水孔進入到閥芯套之中,并通過高壓液體提供的壓力將閥芯從閥芯套上頂起,高壓液體進入到閥芯套之中,并經閥芯套上的排水孔流入到出水管。
閥芯的密封部卡設在閥芯套的第二導向部的端部,從而實現將進水通路和出水管之間的隔離。閥芯的第二滑動部和閥芯套的第二導向部之間,由于第二滑行部對應第二導向部進水孔的位置的內徑小于其他位置,因此二者之間形成容置高壓液體的環形腔,高壓液體流入到閥芯套之中時,充滿該環形腔;高壓液體充滿該環形腔時,利用高壓液體自身的壓力分別提供對閥芯向上和向下的液體壓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博張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博張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998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