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刻物鏡非球面位置選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99577.3 | 申請日: | 2012-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09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林;馬斌;李艷秋;劉麗輝;韓星;常軍;黃一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13/18 | 分類號: | G02B13/18;G02B13/14;G02B13/00;G02B13/22;G03F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刻 物鏡 球面 位置 選擇 方法 | ||
1.光刻物鏡非球面位置選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確定初始系統結構中各元件位置與視場和孔徑的關系,分析各類像差對于孔徑與視場的依賴關系,得到各元件位置對于不同像差的校正敏感度;
非球面系統的五種基本像差為:球差SI,慧差SII,像散SIII,場曲SIV與畸變SV,球面系統對應的基本像差為S′I,S′II,S′III,S′IV,S′V;它們之間的關系為:
SI=S′I與ΔSI
ΔSIV=0
其中hp為中心光線在各鏡片表面高度,h為邊緣光線高度,ΔSIV為初級場曲變化量,ΔSV為初級畸變變化量;高階像差與視場與孔徑光闌的依賴關系如下:
步驟二、根據波像差分析結果確定主導像差;
對初始系統某一視場位置在出瞳處的波面使用邊緣Zernike多項式進行擬合,根據Zernike多項式系數數值大小,確定影響較大的像差項;每項邊緣Zernike系數對應與不同種類的像差,大數值的Zernike系數對應的像差數值較大,對整體波像差的影響較大,為主導像差;邊緣Zernike多項式各項具體含義如下:
步驟三、根據光刻仿真結果確定Zernike波像差各分項像差敏感度;
分析在系統所需光刻配置下,初始系統的Zernike波像差各分項對于光刻最終在硅片上成像性能的影響,確定各分項Zernike系數對光刻性能的敏感性;
步驟四、結合步驟一、步驟二和步驟三的分析結果,選取適當的位置添加非球面,并進行試探性優化;
步驟五、對系統進行試探性優化后,選取使像質改善較大的非球面位置作為最終位置并進行深度優化,得到像質優良的最終非球面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9957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變壓器的無線感溫報警裝置
- 下一篇:帶激光筆的U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