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能減少重金屬污染的秸稈腐熟劑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98503.8 | 申請日: | 2012-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71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單德鑫;都昌杰;代英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5F11/08 | 分類號: | C05F11/08;C05F11/02 |
| 代理公司: | 沈陽圣群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鋼 |
| 地址: | 150030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少 重金屬 污染 秸稈 腐熟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用腐熟劑,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農業并能減少重金屬污染的秸稈腐熟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種植業農產品重金屬污染指糧食、農副產品如秸稈等重金屬污染,它源于土壤和肥料等中的高含量重金屬,如糧食中重金屬含量高于允許標準;秸稈、牛糞中重金屬含量高,應用它們生產的食用菌如巴西菇等,其重金屬含量高于允許標準。
重金屬污染控制的關鍵在于:種植業農產品中重金屬指Hg、Pb、Cd、Zn、Cu等元素,它們來源于土壤和農作物生產期根系所占據空間內的物質以及葉面吸收。葉面吸收比較容易控制,因為自然原因使作物體內重金屬含量增加的幾率很少,人為因素除葉面噴灑外進入農作物體內機會很少,另外,葉面吸收重金屬也可以通過體內調控降低危害。因而控制農作物重金屬污染的關鍵在于對根系吸收和農作物體內重金屬含量的調控。
重金屬污染控制的難點:所謂重金屬污染如Hg、Pb、Cd、Zn、Cu等,即周期表中的過渡元素,它們在農作物中起到的作用如下:超過人食用安全標準即污染,對人類健康帶來危害;超過農作物正常生理標準,對作物生長有危害如出現病害,這一標準值一般超過人食用安全標準;每種重金屬或其它營養要素有一個最低限量標準,當低于這一數值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每種重金屬均有這些作用,但限值不同,而且差異很大。重金屬中Hg、Pb、Cd即使很小量,也能引起人體重大傷害,但對農作物的生長影響不大,是農作物中重金屬污染重點考察對象;Zn、Cu等,當含量高時,對農作物也造成傷害,但一般情況下,對農作物生長是有益的,它們是農作物營養元素,當含量適當對人體也是有益的,它們是人體必需元素。因此重金屬污染控制難點在于:使一些對農作物功能小的,對人體危害大的,如Hg、Pb、Cd,使其含量盡量控制低;使對一些農作物具有功能、對人體需要的元素嚴格調控在有益濃度范圍,如Zn、Cu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減少重金屬污染的秸稈腐熟劑的制備方法,制得的腐熟劑既能使一些對農作物功能小的對人體危害大的重金屬含量盡量控制低,同時又能使對一些農作物具有功能、對人體需要的元素嚴格調控在有益濃度范圍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能減少重金屬污染的秸稈腐熟劑,它是由下述原料按所述重量份數制備而成:混合纖維弧菌1.25份、枯草芽孢桿菌1.25份、?白霉1.67份、?里氏木霉1.67份、黑曲霉1.67份、分枝桿菌1.25份、諾卡菌1.25份、玉米秸稈180份、豆餅粉10份。
上述的玉米秸稈含水量為堆肥原料濕重的60%-75%。
上述能減少重金屬污染的秸稈腐熟劑的制備方法,取符合所述重量份數的混合纖維弧菌、枯草芽孢桿菌、?白霉、?里氏木霉、黑曲霉、分枝桿菌、諾卡菌、玉米秸稈和豆餅粉均勻混合,采用3800重量份數的液體培養基,55℃、130r/min搖床培養,培養24-48小時,得出第一代馴化菌種,將第一代馴化菌種按5%的接種量接種到上述液體培養基中,55℃、130r/min搖床培養,培養24-48小時,既得。
上述液體培養基的最佳制備方法如下:取濾紙5g,蛋白胨5g,氯化鈉?5?g,碳酸鈣?2g,?酵母浸粉1g,蒸餾水1000mL,混合均勻,pH?7.0,于121?℃,0.1?Mpa滅菌20?min,既得。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本發明具有如下特點和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農業大學,未經東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985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折疊式顯示屏放置架
- 下一篇:一種拐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