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LED工礦燈無效
申請號: | 201210097941.2 | 申請日: | 2012-04-05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633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華;李向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柏莎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29/00;F21V21/12;F21W131/4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區漕河涇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led 工礦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照明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LED工礦燈。
背景技術
LED工礦燈作為工廠、礦井的生產作業區中使用的燈具,其按照光源可分為傳統光源工礦燈(如鈉燈工礦燈,水銀燈工礦燈等)和LED工礦燈。其中,LED工礦燈以其高光效以及低能耗等優點而被廣泛使用。現有LED工礦燈多為點光源聚合而成,由于單個點光源的發光面比較窄,通常將其大規模集成在線路板上,整體構成LED光源組件,以形成一個比較大的發光源,由此體現出其照明效果。現有上述結構LED工礦燈往往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散熱效率較低,目前LED工礦燈普遍采用自然對流式的錐狀散熱器結構,通過散熱器的錐狀內腔將其熱量導出,并通過環繞設置于錐狀外周的散熱片將其熱量散發到空氣中,實際應用中,通過不同高度的錐狀散熱器來適配不同功率的LED燈具,然而,錐狀散熱器高度越高,其熱量傳導至其最遠點的時間也就越長,極易導致其熱量的大量堆積而難以及時散發,這對其工作環境來說是極其不利的,同時,由于礦井等環境本身的有限高度限制了工礦燈的實際高度。此外,LED工礦燈功率越大,其錐狀散熱器高度越高,整體體積較大,懸掛安裝時,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同時也難于實際安裝及搬運;其次,現有LED工礦燈普照射角度由于固定死后照射角度造成了一定的盲區,調節時需要爬到高處進行調節,一方面調節不方便,另一方面也為調節者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另外其結構較為復雜,生產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LED工礦燈,其解決了現有LED工礦燈散熱效果差,調節不方便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種LED工礦燈,包括殼體,設置于殼體內的基板,與殼體適配的燈罩,設置于殼體外部的固定座和散熱片,與固定座適配的支架,固定于支架之間的擋板,設置于擋板上的驅動系統,所述殼體上還設置有調節機構。
進一步地,上述調節機構包括設置于殼體上的固定柱,與固定柱適配的支座,設置于支座上的轉向電機。
進一步地,上述殼體為一次成型件。
進一步地,上述散熱片為多個,并環形陣列設置于殼體。
進一步地,上述散熱片包括長、中、短三種長度且依次均勻分布于殼體上。
進一步地,上述殼體由內殼體與外殼體組成,所述散熱片由內殼體延伸于外殼體。
進一步地,上述內殼體與外殼體之間均布有散熱孔。
進一步地,上述長、中、短三種長度散熱片之間的夾角為6-12度。
進一步地,上述散熱片的內外面為凹凸面。
進一步地,上述轉向電機為伺服電機。
實現本發明一種智能LED工礦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殼體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而且調節機構可以帶動殼體自由轉動,實現殼體上基板與燈罩的角度調節,進而實現LED工礦燈照射角度的調整。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分解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殼體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散熱片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發明的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如圖1、2所示,本發明提供的智能LED工礦燈包括殼體1,設置于殼體1內的基板2,與殼體1適配的燈罩3,設置于殼體1外部的固定座101和散熱片102,與固定座101適配的支架4,固定于支架4之間的擋板5,設置于擋板5上的驅動系統6,所述殼體1上還設置有調節機構7。殼體1上的固定座101用于連接支架4,支架4為驅動系統6和調節機構7提供支撐并且將它們與固定座101連接為一體,驅動系統6為基板2提供電能,調節機構7與固定座101鉸接,使其能夠自由轉動,從而使殼體1以及殼體1上的基板2、燈罩3一起自由轉動,實現該LED工礦燈照射角度的調節。擋板5一方面可為驅動系統6提供支撐,另一方面也可防止調節機構7松脫而撞壞驅動系統6。殼體1上設置的散熱片102主要作用是將基板2在通電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導出,降低基板2的溫度,防止其燒壞。調節機構7包括設置于殼體1上的固定柱701,與固定柱701適配的支座702,設置于支座702上的轉向電機703。固定柱701凸出于殼體1的表面,支座702上表面安裝轉向電機703,下表面安裝在支座702上。具體地說,固定柱701與支座702上均開有安裝孔,通過螺栓將它們固連,同時支座702上還開設有安裝轉向電機703的安裝孔。這樣,調節機構7就牢固地設置在了殼體1上。殼體1為一次成型件,這樣可以方便殼體1的成型加工,工藝簡單方便,同時也保證其成品率較高,散熱效果更為突出,從而可有效延長燈體的使用壽命。為了增強該LED工礦燈的散熱效果,散熱片102一般設置為多個,并環形陣列設置于殼體1上,該散熱片102包括長、中、短三種長度且依次均勻分布于殼體1上。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充分利用了殼體1上可以利用的散熱空間,由于殼體1采用圓盤狀,散熱片102呈集束狀分布在殼體1的盤面上,這樣散熱片102在遠離殼體1的盤面中心的一端必然間距較大,在這些間距較大的散熱片102的縫隙中,可以再設置一些長度稍短的散熱片102。所以采用長、中、端三種長度的散熱片102,以提高散熱片102的散熱效率。為了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殼體1由內殼體103與外殼體104組成,散熱片102由內殼體103延伸于外殼體104,內殼體103與外殼體104之間均布有散熱孔105。散熱孔105可進一步提高殼體1的散熱功能。為了使長、中、短三種長度散熱片102之間的間隙合理,從而獲得最佳的散熱效果,長、中、短三種長度散熱片102之間的夾角為6-12度。散熱片102的內外面為凹凸面。散熱片102設置為內外面呈凹凸狀可以增加散熱片102的有效散熱面積,對于提高散熱片102的散熱效果有明顯的改善。轉向電機703為伺服電機,控制殼體1角度的自由轉動,實現工礦燈照射角度的調節。該電機703通過遙控器由地面操作人員進行操控,控制電機703的正反轉,從而帶動調節機構7,使整個燈體進行上下調節,從而達到調整照射角度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柏莎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柏莎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9794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